《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
赵靖先生与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
张守军
东北财经大学 富虹经济学院
2007年8月8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靖先生与世长辞了。
赵靖先生1922年9月16日生,山东济南人。1941年9月进入燕京大学学习;1945年考入南开大学商科研究所经济学部学习,获商学硕士学位。1947年9月至1948年7月在南开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9月至1952年7月任燕京大学经济系讲师、副教授;1952年9月起任北京大学经济系(经济学院)副教授、教授。
赵靖先生从事教学工作六十年,桃李满天下。赵靖先生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科学研究事业奉献的一生,是辛勤耕耘、不懈探索、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的一生。赵靖先生的高尚人格、学术精神与学术成就,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与爱戴。赵靖先生的逝世,是我国经济学界,特别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界的重大损失。
赵靖先生长期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和教学工作。从1980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起,赵靖先生先后担任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
赵靖先生的名字与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20世纪中国思想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的著名的学术带头人。
中国经济思想自从有了它的发展史之后,就有了对它的研究。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和《史记.平准书》就包含有对先秦至西汉前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明朝进步思想家丘浚的《大学衍义补》也包含着对明以前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用古代封建社会的思想观点对前人的经济思想的分析总结。它虽然对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具有重大的价值,但它们远没有揭示出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完整过程和发展规律。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不仅在经济生活上,而且在思想理论方面,开始融入现代世界潮流之中。中国社会已经从一个封建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开始大量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开始用现代西方的学术观点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学术思想史,包括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严复、梁启超等人开启了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观点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先河。而唐庆增、夏炎德等人则是20世纪40年代以前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唐庆增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先秦部分)、夏炎德的《中国近百年经济思想》,就是这个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但是,尽管这个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社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经济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并没有真正形成,它还没有建立起自己发展的基础。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真正形成,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建立以后,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中国广大知识分子为了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人们不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现实问题,而且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从事中国历史的研究,其中就包括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1959年,巫宝三先生等编写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资料选辑》(1840——1864)出版,这是解放后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经济思想史开拓和研究的最早的一项成果。
1962年,胡寄窗先生所著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先秦部分)出版,1963年,中册(秦汉至隋唐部分)出版,1981年,下册(十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出版。这是第一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写出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专著,填补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空白。
1964~1965年,赵靖先生和易梦虹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出版,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编写的第一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系统教材和著作。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除了上述已经过世的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几位学术前辈之外,其他学者如叶世昌先生等也发表了多部中国古代和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著作,出版了大量中国经济思想断代史、专题史的著作,出版了大量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资料书籍,发表了大量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论文。中国经济思想史作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一个专门学科,已经建立起来并在经济学界取得了应有的重要地位。
80年代以后,赵靖先生继续进行他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深入研究和探索。1984年,出版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讲话》,1986年,出版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讲话》。并从1987年开始,着手主编一部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研究中的“通古今之变”的鸿篇巨制——《中国经济思想通史》。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是赵靖先生的中国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