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路基边坡病害处理原则.pdf

发布:2024-10-31约4.4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基边坡病害分析及防护设计原则

路基是承受轨道和列车荷载的基础,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

安全。路基裸露在大气中,风霜雨雪、气温变化和流水冲刷等都会对路基产生有害影。为保证

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设计均采用对边坡进行防护。

在运营线路技术状态的调查中发现,个别线路和路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路基边坡病害。因此,有必

要研究边坡病害的成因及其发生规律,进而对路基边坡防护的设计提出优化措施。

1路基边坡病害的特征及发生规律

1、1风化剥落

一般发生在路堑边坡下部,或构成边坡软硬互层的松软层,在节理发育的变质岩坡面尤为严重。该

部位受风化作用的影响显著,边坡表面破碎,呈薄片状或小颗粒状,沿坡面向下滚落,往往造成侧

沟堵塞。

1、2边坡溜方

在土质为黄土质砂粘土或其它粘性土的边坡,经较长时段的连阴雨后,其表层厚110m以内的土

体松软、失稳,而向坡脚溜下。由于在边坡基岩上面覆盖有黄土或其它粘性土层,在雨后流水量加

大、地表水不断渗透而使土层失稳,或因基岩面有地下水出露,促使覆盖层沿基岩面溜方。

1、3坡面冲刷

在高大的土质边坡上或风化严重的石质坡面下部发生坡面冲刷,由于地表径流的冲蚀搬运作用明

显,表面形成条状鸡爪沟或冲坑,这不但破坏了坡面的完整,在暴雨时还时常造成泥流漫道现象。

1、4坍塌滑坡

多发生在的变质岩地段路堑边坡中上部,该部位岩石节理发育,风化严重,或者路堑边坡的粘性土

层和蓄水砂石层分层蕴藏,且有倾向路堑方向的斜坡层理存在。发生过程时间较长,先在边坡上部

张开裂缝,逐渐发展扩大,周围岩石错动,进而坍塌体下缘凸起并局部坍塌或落石,随之即顺边坡

大面积滑坡。特征是整个边坡不稳定,而且一直破坏到边坡坡度小于相应的天然休止角为止。

2路基边坡病害的原因分析

2、1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有气温、降水、风速、风向、最大冻土深度等。在大面积裸露的土质或风化岩质坡面上,

由于温差对地表的影,加上雨水直接冲刷坡面,极易风化剥落,导致堑坡水土大量流失,或坡面

产生裂缝,发生浅层溜方。

2、2水文和水文地质因素

水文因素如地表水的排泄,河流常水位、洪水位,有无地表积水和积水时间长短,河岸淤积情况;

水文地质因素有地下水埋深、移动规律,有无层间水、裂隙水、泉水等。在土质路基边坡上因受

雨水冲刷导致表层坑洼积水,地表水顺裂缝向下渗透而浸泡边坡;全封闭边坡防护层材料的水稳定

性差,出露的地下水无法疏导使边坡内积水,或整个边坡结构排水不畅,引发堑坡局部溜方和浅层

滑坡。

2、3地质因素

沿线地质因素,如岩石的种类、成因、节理、风化程度和裂隙情况,岩石走向、倾向、倾角、层理

和岩层厚度,有无夹层或遇水软化的夹层,以及有无断层或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在人工开挖的岩质

坡面,尽管山体本身稳定,但岩层节理发育,长时间日晒雨淋,表面风化严重,经常发生坡面剥落

和零星掉石流碴。若堑坡地层岩性为岩质较软的砂土、页岩和变质岩,且节理发育、风化严重,

或粘性土层和蓄水的砂石层分层蕴藏,特别是有倾向路堑方向的斜坡层理存在时,易造成路堑滑

坡。

2、4土质因素

土是建筑路基及边坡的基本材料,不同的土类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砂粒土的强度构成以内摩擦

力为主,强度高,受水的影响小;粘性土的强度形成以粘聚力为主,强度随密实程度的不同变化较

大,并随湿度的增大而降低;粉土类土毛细现象强烈,强度和承载力随着毛细水上升和湿度的增大

而下降。对于黄土质砂粘土或其它粘土质土,因其透水性弱、崩解性强、经雨水浸泡后土体表层

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时,易使边坡失稳而溜方;若路堤填料不合格,又没有进行土质改良,将导致

边坡结构层断裂破坏。

2、5人为因素

1)地质勘察不准确。例如对边坡土体地下水位的勘探不到位,未发现基岩面出露的地下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