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处理和防治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处理和防治措施
【摘要】公路路基的病害是多种多样的,它时刻威胁公路交通的安全,影响着公路能否正常使用,有效解决公路路基的病害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公路路基常见的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路基病害的防治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病害;处理;防治措施
0.引言
公路路基建设中对路基的病害要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到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要各尽其职,真正的做到设计理念上科学、技术上合理、施工措施上得力、建设中符合规范,这样才能减少公路路基的病害,确保公路路基的质量,保证优质公路工程的建设,确保公路建设顺利发展。
1.路基常见的通病及其产生的原因
路基最常见的通病主要有路基沉陷和纵向裂缝两种。造成上述两种情况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1.1引起路基沉陷的主要因素
包括:①填方路基的压实处理不到位而发生沉陷。②桥涵通道等构造物和路基衔接处,因为碾压处理不到位或用材不合理而对压实效果带来不利影响,最终导致路基发生沉陷。③处理软土地基的措施不当或根本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导致路基发生沉陷。④在路基的施工中,土壤含有过多的水,填土不能满足压实度的要求,为路基施工埋下沉陷的隐患。
1.2引起纵向裂缝的因素
包括:①路基起始填筑不够宽,等填筑到一定高度才发现中线出现偏位现象,或填筑宽度不够,则进行填补镶边,镶边过程中,又未根据要求挖台阶或自下而上的分层进行填筑碾压,导致项目完工后镶边出现沉陷,从而出现纵向裂缝。②路基填筑之前清淤效果不佳,清挖软基或将植被清除的过程中,边部仍有宽约1~2m 的残留物;有的是还未将堆放的全部淤泥运至路外,就开始填土施工,造成路基边缘产生沉陷,从而出现纵向裂缝。③有的路基是半填半挖的,填挖交界处没有根据要求挖台阶和分层填筑压实,这样很容易引起纵向裂缝。④路基未很好的压实,造成纵向裂缝的产生。
此外,地质勘察和设计工作深度、精度不够,监理工作不到位,施工单位为了抢进度赶工期,施工工序不连续、工艺不合理、施工不规范等都是引起路基病害的原因。
2.路基病害的防治工作
路基的病害会对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及舒适度、车速和车辆的使用寿命等造成影响,若病害太多,还直接影响路容,因此必须找出对策及时处理病害。
2.1路基病害要从源头抓起,首选把好地勘和设计这一关
尽管详细的勘察勘察、设计审查、方案比选在公路项目前期工程中都进行了,但因为自然地质环境条件的多样性,现场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可能和路基设计完全一样,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管理,随时在发现后进行路基设计的变更、修改,以避免路基病害的发生。
2.2加强路基施工试验检测,必须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2.2.1建立一个完善的工地试验室
若要确保工程质量,正常开展工程质量监管及指导施工等活动,工地试验室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设备和手段。路基填筑的各项参数是否达到要求,工地试验室的数据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及时的标尺。
2.2.2完善试验室人员和设备组成
试验室仪器配备根据不同的职能进行配备。
2.2.3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无误
如果数据不精确,就不能作为工程的质量的真实反映,将来很可能在工程质量方面出问题,误导结论的判定,所以,确保试验室数据准确、可靠,对于工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
2.2.4通过试验数据为项目工程服务
应该对于这些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提起重视,并加以充分利用,在指导工程施工方面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3强化施工监督管理
对于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来说,施工监督管理工作极为关键。
2.3.1强化对路基施工工艺控制
完成路基施工后,就应该确定路基质量。其方法措施包括:一是利用试验进行检验,二是还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检验。生产高质量路基的重点在于对路基施工工艺,所以要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应先控制路基施工工艺。
2.3.2强化路基填筑前的质量控制
路基填筑之前的质量控制分为两点:①对原地面的质量检查,确定已彻底清场、清淤,且不存在软土地基;②对下层路基的质量检验。
2.3.3加强碾压质量控制
碾压质量控制包括所用压路机的型号和吨位适宜,压实的措施、均匀性和遍数等符合要求。城市道路运用重型击实标准,其压实度,就要求大吨位的压路机与之相配套。如果压路机型号和土质不同,获得的压实效果也不尽相同。此外,压实效果也受到压实手段的影响,压实均匀性要求被碾压路段保持相同的压实度,避免部分路段压实密度不够,但部分路段压实密度过大的问题产生。对压实均匀性产生影响的一个因素是填土表面平整度,所以,碾压施工前应严格控制填土表面平整度。
2.3.4控制路基排水
公路病害之一就是路基水损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