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高铁(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高铁
中国铁路是中国境内的一种交通运输形式,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 。中国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支撑。前 言
目录早期曲折历程01跨越式发展02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03
早期曲折历程01
早期曲折历程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揭开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帷幕。
早期曲折历程1875年至1976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早期曲折历程1881年,李鸿章主办的“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运货铁路。
早期曲折历程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夫人仿照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因为中国工人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早期曲折历程八国联军入侵之后,国内要求保卫路权,清政府终于决定自行兴建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该铁路由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设计建造。
早期曲折历程詹天佑作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创造性地运用了“人”字型铁路,使火车能在山区陡坡通行。
早期曲折历程民国时期,中国铁路发展曲折。中东铁路原是由沙俄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的一段铁路。该铁路最早由俄国控制,1922年苏联成立后改为中苏共管。1929年张学良试图用武力强行收回中东铁路,结果东北军败给了苏联红军。30年代,日本侵入东北后,苏联很快就将该铁路卖给了满洲国。1945年后,苏联重新获得了控制权,并在解放后将其移交给了中国政府。
早期曲折历程中东铁路
早期曲折历程1937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落成。
早期曲折历程1950年代初,新中国政府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建设,1952年6月通车,成为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早期曲折历程宝成铁路是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8年建成通车,1975年7月完成铁路电气化工程改造。
跨越式发展火车正在穿越成昆铁路全线最长隧道,海拔最高的隧道——沙木拉达隧道
跨越式发展02
跨越式发展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届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指出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并提出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的铁路大动脉建设战略 。
跨越式发展大秦铁路建于1985-1997年,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奔驰在大秦铁路上,长达2公里以上的万吨载重列车
跨越式发展京九铁路,又称京九线,是一条从北京通往广东深圳的铁路。1994年京九铁路各段开始动工,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提前实现全线开通。第一次开进井冈山站时,当地情绪非常激动的民众。
跨越式发展2003年10月12日, 秦沈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铁路正式投入运行。专线铁路设计时速为每小时200公里,最高时速为300公里。
跨越式发展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悬浮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这是世界上首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全长29.863公里。不同于一般的地面火车,磁悬浮列车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
跨越式发展青藏铁路是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铁路,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中国在施工中克服了青藏高原冻土层的世界难题,于2006年7月1日顺利实现了全面通车。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03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为中国铁路建设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哈大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4小时40分钟。高寒地区冬季时速200公里的中国速度,吸引了全世界高度关注的目光。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2014年4月2日6时31分,一列由4台电力机车牵引、编组320辆、总长3971米、满载3万吨煤炭的试验列车,由北同蒲线袁树林站始发,经过12小时25分、738.4公里的运行,于当日18时56分安全顺利到达终点站大秦线柳村南站。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铁路重载列车牵引重量从2万吨到3万吨的跨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