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电焊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电焊工操作时应佩戴的防护用品不包括()
A.护目镜B.绝缘手套C.防毒面具D.安全帽
答案:C。解析:电焊工操作时,护目镜可防止弧光伤眼,绝缘手套能避免触电,安全帽可保护头部安全。而防毒面具一般在有有毒气体的特殊环境才需佩戴,电焊常规操作主要防护弧光、触电和物体打击等,所以选C。
2.电焊机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欧姆。
A.1B.2C.4D.10
答案:C。解析:根据电气安全规范,电焊机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以确保在发生漏电等情况时,能将电流引入大地,保障人员安全,所以选C。
3.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
A.有专人监护B.先进行动火审批C.采取防火措施D.以上都是
答案:D。解析: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电焊作业,有专人监护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情况;先进行动火审批是为了确保作业符合安全规定;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事故发生,这三项都是必要的安全措施,所以选D。
4.焊接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MΩ。
A.0.5B.1C.2D.5
答案:A。解析:为保证焊接电缆的绝缘性能,防止漏电,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所以选A。
5.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触电事故的原因()
A.设备漏电B.身体潮湿接触带电体C.正确佩戴绝缘手套D.电线破损
答案:C。解析:设备漏电、身体潮湿接触带电体、电线破损都可能导致人接触到带电部分而发生触电事故。而正确佩戴绝缘手套是防止触电的有效措施,不属于触电事故的原因,所以选C。
6.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米。
A.2B.3C.5D.10
答案:C。解析:为防止氧气瓶和乙炔瓶发生危险相互影响,两者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米,所以选C。
7.电焊工在更换焊条时,()。
A.可以不戴手套B.必须戴手套C.无所谓D.只要不触电就行
答案:B。解析:更换焊条时,焊条和焊钳可能带有电流,戴手套能起到绝缘保护作用,防止触电,所以必须戴手套,选B。
8.下列哪种焊接方法产生的烟尘危害最大()
A.手工电弧焊B.埋弧焊C.气体保护焊D.氩弧焊
答案:A。解析:手工电弧焊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烟尘,且操作时产生烟尘的位置较为集中,工人吸入的可能性较大。埋弧焊产生的烟尘相对较少,气体保护焊和氩弧焊也有烟尘产生,但总体来说手工电弧焊产生的烟尘危害最大,所以选A。
9.当发现电焊机着火时,应立即()。
A.用水灭火B.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切断电源D.用沙子灭火
答案:C。解析:电焊机着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和火势蔓延。水和泡沫灭火器可能会导电,引发触电危险;用沙子灭火操作相对不便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源问题,所以应先切断电源,选C。
10.电焊工操作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应小于()米。
A.0.1B.0.5C.1D.2
答案:A。解析:为保证安全,电焊工操作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应小于0.1米,所以选A。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电焊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答案:特种作业操作证。解析:电焊作业属于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2.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
答案:5。解析:为保证电焊机的用电安全,减少线路损耗和故障风险,其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
3.焊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答案: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解析:在焊接过程中,电弧高温会使周围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同时,焊接材料的燃烧也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气体。
4.氧气减压器的作用是将氧气瓶内的高压氧气(减压)并(稳定)到所需的工作压力。
答案:减压、稳定。解析:氧气瓶内的氧气压力很高,不能直接用于焊接,氧气减压器的作用就是将高压氧气降低到适合焊接使用的压力,并保持压力稳定。
5.电焊工在操作前,应检查焊机的(接地)是否良好。
答案:接地。解析:良好的接地是电焊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能防止焊机漏电时对操作人员造成触电伤害。
6.乙炔瓶在使用时必须(直立)放置,严禁(卧放)使用。
答案:直立、卧放。解析:乙炔瓶内有丙酮和多孔性填料,卧放使用可能会使丙酮流出,导致乙炔气不纯,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