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docx
电焊工入场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的长度不应大于()。
A.3m
B.5m
C.10m
答案:B。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一般不应大于5m,以减少电压降和安全风险。
2.电焊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A.5m
B.8m
C.10m
答案:A。为防止意外事故,氧气瓶与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m。
3.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违章作业()。
A.酒后上岗
B.在易燃物附近进行焊接
C.穿戴好防护用品进行焊接
答案:C。酒后上岗和在易燃物附近焊接都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属于违章作业,穿戴好防护用品焊接是正确操作。
4.电焊机外壳必须有良好的()。
A.接地装置
B.接零装置
C.接地或接零装置
答案:C。电焊机外壳接地或接零可防止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5.焊接时,焊接电流过大容易产生()等缺陷。
A.夹渣
B.气孔
C.咬边
答案:C。焊接电流过大易使焊缝边缘母材被熔化后未得到熔敷金属的补充而形成咬边,夹渣和气孔与电流过大关系不大。
6.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
A.工作票
B.动火许可证
C.操作票
答案:B。进行动火作业前需办理动火许可证,确保作业安全。
7.焊接作业场所的照明电压不应超过()。
A.220V
B.36V
C.12V
答案:B。焊接作业场所照明电压一般不超过36V,以防触电。
8.下列哪种防护用品是电焊工必须配备的()。
A.护目镜
B.防毒面具
C.绝缘手套
答案:C。电焊工操作时会接触带电设备,绝缘手套是必须配备的防护用品,护目镜主要在打磨等时有飞溅物时使用,防毒面具一般在特定有毒环境才需配备。
9.当电焊机发生故障时,应()。
A.自行修理
B.立即切断电源,请专业人员修理
C.继续使用
答案:B。电焊机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由专业人员修理,自行修理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继续使用会有更大风险。
10.焊接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MΩ。
A.0.5
B.1
C.2
答案:A。焊接电缆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以保证安全。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电焊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解析:电焊属于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操作证是合法上岗的依据。
2.焊接前应检查(焊机)、(电缆)、(焊钳)等设备是否完好。
解析:这些设备的完好是保证焊接正常进行和安全的基础。
3.氧气胶管为(蓝色),乙炔胶管为(红色)。
解析:不同颜色胶管用于区分不同气体,防止混用造成危险。
4.焊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解析:这些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5.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解析:为防止火灾,动火现场需配备灭火器材。
6.焊接作业时,应站在(绝缘)物体上。
解析:站在绝缘物体上可防止触电。
7.电焊机二次侧输出端的两个接头(不能)同时接地或接零。
解析:若同时接地或接零会形成环流,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8.高处焊接作业时,下方应设置(防护网)。
解析:防止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火花、焊渣等掉落伤人。
9.焊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并检查有无(残留火种)。
解析:清理现场和检查火种可防止火灾事故。
10.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装备。
解析:这是个人防护用品的主要作用。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电焊工可以不戴防护眼镜进行焊接作业。(×)
解析:焊接时会产生弧光、飞溅等,必须戴防护眼镜保护眼睛。
2.可以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进行焊接作业。(×)
解析: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焊接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电焊机可以在潮湿的地方使用。(×)
解析:潮湿环境会增加触电风险,电焊机应在干燥环境使用。
4.氧气和乙炔瓶可以混放。(×)
解析:氧气和乙炔混放有爆炸危险,应分开存放。
5.焊接电缆可以绞拧使用。(×)
解析:绞拧会使电缆受损,影响导电性能,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6.动火作业后,无需清理现场。(×)
解析:动火后清理现场可防止残留火种引发火灾。
7.电焊工在操作时可以不穿绝缘鞋。(×)
解析:绝缘鞋可防止触电,是必须穿戴的防护用品。
8.可以用氧气代替压缩空气吹扫工作服。(×)
解析:氧气是助燃气体,用氧气吹扫工作服遇明火会引发燃烧爆炸。
9.焊接作业时,只要有灭火器就可以不办理动火许可证。(×)
解析:动火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