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班组长安全培训教程_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禁止吸烟(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烟,又何苦?)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201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煤矿事故604起,死亡1067人,同比分别下降22.5%和22.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288,同比下降23.0%,首次降到0.3以下。吉林省2013年共生产原煤2329.41万吨(2012年4346.12万吨)同比减少46%,百万吨死亡率3.52(2012年1.36),同比增长159%,死亡人数83人(2012年49人) 内蒙古煤炭工业安全发展为啥这么好? 煤炭产量由1999年的6621万吨增加到2009年为6.37亿吨,增长近10倍。(11年为7.8亿吨) 死亡人数由1999年的314人减少到11年的33人,死亡人数下降达90%。 百万吨死亡率。由1999年的4.7下降到11的0.055,降低了99%。 单井产量提高到100万吨;煤矿机械化率由当初不足30%提升到90%以上。 山东煤矿安全状况和经验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源头治本、夯实基础,创新监察、规范执法”四个方面,全力促进山东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省原煤百万吨死亡率由2001年1.53下降到2009年0.043,基本达到世界发达产煤国家井工煤矿开采水平。 1985年~2010年吉林省煤炭产量和死亡人数 变化图表 煤矿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地震、山崩、海啸、台风等 (二):非自然因素:人、物、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置(人为的事故) 1.人的原因:主要包括: (1)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危险作业或高速操作; (3)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 (4)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 (5)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 (6)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 (7)在有危险运转的设备装置上或移动着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 (8) 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2、物的原因 (1)设备和装置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 (2)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 (3)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他缺陷; (4)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5)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有缺陷; (6)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 (7)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就不可能发生事故。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3.管理的原因 管理的原因即管理的缺陷。它有: (1)技术缺陷。 (2)劳动组织不合理; (3)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错误; (4)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费用,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 (5)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操作技术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 (6)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如有疾病,听力、视力不良等。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 4.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 (1)自然环境的异常。 (2)生产环境不良 。 5.事故处置情况 事故处置情况系指: (1)对事故前的异常征兆是否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2)一旦发生事故,是否能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事故; (3)抢救措施和对负伤人员的急救措施是否妥善。 显然,这些因素对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制约作用,是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出现的。 (一)事故法则 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29:300事故法则。这个法则的意思是说:在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事故, 在这29起轻伤或事故中,必然包含1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人们经常根据事故法则的比例关系绘制成三角形图,称为事故三角形。 事故法则告诉人们,要消除1次死亡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起隐患或违章。也就是说,防止灾害的关键,不在于防止伤害,而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所以,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如果基础安全工作做得不好,违章不断,小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大事故发生。上述事故法则是从一般事故统计中得出的规律,其绝对数字不一定适用于行业事故。 (二)事故的预防原则 事故是有其固有规律的,除了人类无法左右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如地震、山崩等)以外,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事故的预防工作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预防第一,防患未然 要注意做好基础性的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消灭潜在的事故危险,以避免造成事故。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