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认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明确学习目的: 我为什么要学这门课?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学什么: 我通过学习想达到怎样的水平?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如何学: 计划 实施 一、学习目标 1.区别电喷发动机与化油器发动机之间的不同 2.熟悉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3.熟练电喷发动机的常规维护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难点:区别电喷发动机控制与化油器发动机控制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视频等 四、教学课时 2学时 (4)电喷发动机分类 按喷油器的喷油位置 按喷油器的数量 多点喷射按喷油顺序分为 (1)分类 (2)优点 (1)组成 (2)工作原理 (3)燃油喷射控制 (1)组成 (1)结构有所不同 二者的结构不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及排放控制气系统。 ①进气系统 如图所示,化油器进气量不可测量,但电喷发动机进气量可用传感器进行测量。另外对于怠速调整方式也有所不同。 ②燃油供给系统 泵油和出油的方式均不同,化油器式的发动机供油系统是利用机械油泵进行泵油,而后有化油器喉管处形成的真空吸力将燃油吸出形成混合气。电喷发动机则由油泵供油,喷油器根据空气的量进行喷射。二者回油的调节方式也不同。 ③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属于触点式点火系统,容易造成触点烧蚀,另外对于点火时刻的调整属于机械式的真空和离心调节,精度不高。电喷式采用霍尔式传感器不仅取代了触点,而且取代了离心调节,精度高。 ④排放控制系统 化油器式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比较简单,无有效处理有害气体的排放控制装置。而电喷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中包含了三元催化转换器、EVAP、EGR、二次空气喷射、PCV及氧传感器等装置,能够对汽车排放的有害物进行有效转换和利用,不仅可以降低有害气体的产生,也可以为废气涡轮增压提供动力源。 ⑤巡航控制系统(CCS) 基本功能是根据驾驶员的指令,进入或退出自动行驶状态。 ⑥警告提示 基本功能是由ECU控制各种指示和报警装置,一旦发现某系统工作不正常,及时发出信号以警告提示 。 ⑦自我诊断系统(故障自诊断功能) 基本功能是对电控系统进行监测,确定有无故障发生,并在发现故障时提示警告。 ⑧失效保护系统(失效保护功能) 基本功能是当电控系统发生故障时,提供预先设定的参考信号值,以便控制系统能维持工作。 ⑨应急备用系统(应急备用功能) 基本功能是在ECU发生故障时,替代ECU维持发动机的基本运转功能。 (2)使用和维护的方式不同 ①起动电喷发动机时(包括冷车起动),一般无需踩“油门”进行预热。而起动化油器式发动机那样反复快速踩油门踏板的方法来增加喷油量。 ②在油箱缺油状态下,电喷发动机不应较长时间运转。因为电动汽油泵是靠流过汽油泵的燃油来进行冷却的,故油泵会因过热烧坏;当仪表盘上的燃油警告灯亮时,应尽快加油 。 ③在发动机运转时不能拔下任何传感器插头,否则会在电脑中显现人为的故障代码,影响维修人员正确地判断和排除故障。 ④ 在汽油的选用方面,电喷车尽量选择牌号高且无含铅的汽油,避免氧传感器受损及三元催化剂中毒,从而无法正常工作。 (3)电喷式相对化油器式的优缺点 优点: 混合气的浓度控制精度高省油、点火时刻控制好、充气效率高及能够很好的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缺点: 电子控制系统复杂、使用及维护成本高。 Mono系统 L型EFI系统 (图2-2和图2-3) D型EFI系统(图2-1) 工作原理 燃油压力的建立与燃油喷射方式 进气量的控制与测量 ?喷油量与喷油时刻的确定 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模式 喷油量的控制 喷油正时 燃油喷射控制 同时喷射 分组喷射 ?顺序喷射 起动喷油控制 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断油控制 异步喷油 图2-6 同时喷射控制电路 同时喷射 图2-7 分组喷射控制电路 分组喷射 图2-8 顺序喷射控制电路 顺序喷射 图2-9 四缸发动机的顺序喷射正时图 顺序喷射 起动喷油控制 图2-10 冷却液温度-喷油时间图 图2-11 起动时喷油持续时间 起动喷油控制 起动喷油控制 图2-12 喷油滞后 1—喷油器实际打开; 2—喷油信号; 3—滞后0.3~0.8ms 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图2-13 基本喷油时间三维图 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图2-14 暖机加浓修正曲线 图2-15 进气温度修正曲线 起动后的喷油控制 图2-16 怠速稳定修正曲线 断油控制 图2-17 减速断油控制 异步喷油 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3.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