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沪粤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提纲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1神奇的物理学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3.“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构成了物理课程的核心素养。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单位由大到小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mm)等。千米(km)、米(m)进率是10°,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进率是10,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进率是10°。
2.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图:
3.单位换算格式书写步骤:①保留数字,并将单位换成目标单位,②进行数的运算,并保留目标单位。
4.刻度尺的三要素: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量程是指测量范围或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分度值是指最小一格代表的值:
5.刻度尺的使用步骤
(1)估:测量前先估测目标的大概长度。
(2)选: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并按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3)放:使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并与被测量的一边平行,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4)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5)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读,即读出准确的读数(准确值)后,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
(6)记: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记下测量值,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6.刻度尺使用的注意事项:
(1)规范测量从零刻度线开始,若零刻度线磨损,可以以某一刻度线为“零刻度线”,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刻度线”上数字。
(2)使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进行测量,所达到的精确程度不同。测量值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估读位,第二位是分度值所在位。
7.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其单位换算是1h=60min;1min=60s;
8.时间的测量工具一般是停表。
第1页共20页
9.停表读数:先观察小表盘的分针过了或者到了那个长刻度线,读出长刻度的读数,记下读数A并写上单位min;然后观察分针是否过了读数时长刻度线后边的短刻度线,没有过时,大表盘的秒针读小于30的数,过了时,秒针读大于30s的数,记下读数B并写上单位s,跟据题目要求写出最终的读数:AminBs或者换算成(60A+B)s。
10.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叫做误差。
11.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减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和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应该避免的。
12.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要去掉错误数值,再求平均值并且最后结果保留的位数要与测量值一致。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累积法:测量小的量时,可以测量多倍,然后除以倍数,得到结果的方法。
2.体积单位换算图:
3.选用量筒要求:一般选择量程略大于待测液体体积,且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4.量筒的使用:一般平视回液面最低点进行读数。
5.量筒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②不能加热(会影响量筒的精确度)
6.量筒的误差分析:①测量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②量取体积时,俯视量取的体积偏小,仰视量取的体积偏大。
7.测量固体的体积:一般先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记V?,放入物体后,量筒读数记V?,则物体的体积V=V?-V?。
8.常考的长度估测:一页纸的厚度约0.1mm;大拇指宽度约2cm;手掌宽度约10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一课桌的高度约0.75m;成年人的身高约1.7m;每层楼高约3m;
9.常见时间估测:①国歌播放时间46s;②心跳:60-100/min;③眨眼约0.3s;④平静时呼吸每次约3s;⑤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大约14s;⑥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1.4尝试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六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获取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论证、评估与反思。
2.钟摆的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摆动的角度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球运动的越慢。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页共20页
1.声源:物理学中,把正在振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