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小麦品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的分析.pdf
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STUDY
DOI:10.19904/j.cnki.cn14-1160/s.2024.06.001
11个小麦品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关系的分析
崔天宇,王振国,李岩,李默,崔凤娟,吕静波,王海泽*
(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通辽028015)
摘要:为探析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以11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千
粒重、体积质量和产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1个小麦品种的变异系
数为1.14%~20.63%,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0.63%,体积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14%;相关
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千粒重的相关性最大,其次是体积质量,与有效穗数的相关性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
表明: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为43.01%,前四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6.84%。
关键词:小麦;产量;产量形状
文章编号:1005-2690(2024)06-0001-05中国图书分类号:S512.1文献标志码:B
小麦起源于亚洲,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产量的持续增长和品质的不断提高。
麦的地区。我国是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距今已小麦产量受小麦多种性状的协同影响,但不同性
有上万年的栽培历史。小麦是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株高、单株穗数、每穗粒
物,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数和千粒重等性状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株高是反
展,人口日益增加,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培育高产、映植株生长情况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
[1-2][3]
优质的小麦品种依旧是重要的育种目标,小麦产量的内小麦株高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曾浙荣等通过
提高,在保障生活需求的同时对粮食安全也起着重要对冬小麦品种进行研究表明,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重
的影响。要因素。本试验对11个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性
我国是“蒸煮食品”消费大国,小麦是我国第二状进行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选取适
大口粮作物,仅次于水稻,在我国小麦的年消费量达宜当地推广种植的高产品种,并为小麦高产育种和生
1亿t以上,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粮食产物,其消产提供理论依据。
费量约占全球20%。随着我国食品加工业的不断发
1材料与方法
展以及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我国的小麦产
需供求缺口也在逐年增大。为此,2017年的中央1.1试验概况
一号文件中曾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小麦产业,对适于2023年3—7月进行试验,试验地位于钱家店
宜小麦种植的主产区提供相应帮扶。镇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该地区海拔203m,
影响小麦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很多,1)技术因122°37′E,43°43′N,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试验区土
素,即如何继续提高单产水平;2)效益因素,即如何地平整、肥力均匀,土质为白五花土,前茬作物为
稳定和提高小麦生产效益,这是影响小麦产业发展的黄豆。
关键因素,其中包括改良品种、提高品质。立足我国1.2试验设计
多元发展需求,创新品种选育方法。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