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全册).doc
PAGE
PAGE1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和实验(全册)
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
1.影子形成条件是:光,不透明的物体和屏。
2.光源和遮挡物的改变都会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
光源距离遮挡物越近,影子越大;距离遮挡物越远,影子越小。
光源照射遮挡物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长;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遮挡物摆放方式的改变会使影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变化是:由长变短,再变长。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由西向东。
6.影子运动的方向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
7.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说出“影子方向与太阳位置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就是在提出问题。
8.日晷是古人计时的一种仪器。
9.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我们看到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在冕面上的晷针影子像现代钟表的指针一样慢慢移动,以此来显示时刻。
10.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组成。
11.日晷的晷面是倾斜的,晷针朝北。晷针和晷面垂直。
实验题:
一.【实验名称】影子的形成。
【实验目的】知道影子形成条件。
【实验材料】手电筒、橡皮、纸屏。
【实验步骤】
①打开手电筒,照射橡皮,观察有没有影子。
②把橡皮拿走,观察有没有影子。
【实验现象】有橡皮的时候有影子。
【实验结论】影子形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第二单元?混合与分离
1.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2.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3.洗衣服时,为什么常常先用温水冲泡洗衣粉?
答:洗衣服时,用温水冲泡洗衣粉是为了加快洗衣粉的溶解。
4.像食盐,白砂糖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且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
5.把同样多的粗盐和细盐同时放进等量等温的水里,细盐溶解得快。
6.食盐和小苏打相比较,食盐比小苏打在水中溶解得多一些。
7.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沉淀、溶解、过滤、蒸发。
8.在水中,白糖会溶解,沙子不会溶解。
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10.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举例说明)
答:磁铁可以分离木屑和铁屑。蒸发能把糖从糖水中分离出来。黄豆中混进了沙子,可以用筛子分离。
实验题:
二.【实验名称】加快溶解实验。
【实验目的】知道加快溶解的条件。
【实验材料】细盐、粗盐、冷水、热水、玻璃棒。
【实验步骤】
①两杯相同的水,分别倒入重量相同、粗细不同的食盐,观察。
②两杯水量一样,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分别倒入相同的食盐,观察。
③相同的水量,倒入相同的食盐,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观察。
【实验现象】第一组细盐溶解快,第二组热水溶解快,第三组搅拌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三.【实验名称】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
【实验目的】在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
【实验材料】食盐、小苏打、水、玻璃棒、天平等。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量3g的食盐和小苏打若干份。
②将食盐和小苏打同时倒入水中,每次加1份,搅拌,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1份。
③一直到不溶解为止,数一数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份数。
【实验现象】小苏打溶解的份数比食盐的少一些。
【实验结论】食盐比小苏打在水中溶解得多一些。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玻璃一般具有透明、易碎的特点。
2.不同的玻璃透明程度不一样。
3.玻璃优点:硬、锋利、不易变形、耐高温、防水、透光、不腐烂、绝缘。
玻璃缺点:易碎。
4.认识不同的纸。
复印纸牛皮纸 电光纸 瓦楞纸 餐巾纸
5.不同的纸吸水能力不同,餐巾纸吸水能力最强。
6.生活中常见的纸有复印纸、餐巾纸等,不同的纸性能不同,用途也不同。像牛皮纸不容易撕开,比较结实,常用来做信封、手提袋等;纸是由木材制成的,属于人造材料。
7.宣纸有“纸寿千年”之誉。
8.玩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但构成纸的物质没有改变。
9.玻璃杯打碎了还是玻璃。蜡熔化后还是蜡烛。
10.其他物体仅仅是形状发生变化。
(1)拉伸橡皮筋 (2)易拉罐压扁 (3)铁丝弯曲
(4)木头做成桌子(5)岩石打碎成石子(6)小麦磨成面粉
11.棉花、木材、羊毛、沙子等取自大自然,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以利用,属于天然材料;人造革、玻璃、水泥等材料是人工制造的,属于人造材料。
12.石墨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材料。
13.混凝土房屋比木屋结实。
14.新型材料有哪些应用?
(1)不粘锅 (2)隐形飞机 (3)冲锋衣
15.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