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5.1.1辽阔的疆域 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5.1.1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5.1.1辽阔的疆域
1.辽阔的疆域范围:了解辽朝的疆域范围,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2.辽朝的都城:掌握辽朝的都城位置,了解其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
3.辽朝的行政区划:了解辽朝的行政区划,包括五京、道、府、州、县等。
4.辽朝的地理环境:分析辽朝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资源等对辽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引导学生理解辽朝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环境的特点。
2.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地图和文献资料,让学生学会分析疆域变迁。
3.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到辽朝疆域的宽广,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
4.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辽朝疆域形成的原因。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辽朝疆域的辽阔范围及其地理分布特点。
2.辽朝行政区划的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难点:
1.学生对辽朝疆域变迁的历史背景理解不够深入。
2.学生在分析辽朝疆域形成原因时,缺乏历史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解决办法:
1.通过展示地图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辽朝疆域的辽阔和地理分布。
2.结合历史文献,引导学生分析辽朝疆域变迁的历史背景,如民族融合、战争等因素。
3.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分析辽朝疆域形成的原因,培养历史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辽朝疆域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讲解辽朝疆域的背景知识,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疆域变迁的原因。
2.设计“疆域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拼图活动直观感受辽朝疆域的辽阔。
3.利用多媒体展示辽朝疆域地图,结合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疆域的地理分布。
4.安排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地区的代表,讨论各自地区的特点和对辽朝疆域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时间: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辽朝疆域地图动画,引导学生观察辽朝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疆域辽阔的朝代?为什么有的朝代能够拥有广阔的疆域?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辽朝的疆域,了解其辽阔的疆域范围及其形成原因。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讲解辽朝的建立背景,包括契丹族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2.介绍辽朝的疆域范围,重点讲解辽朝的五京和道、府、州、县等行政区划。
3.分析辽朝疆域形成的原因,如民族融合、战争、地理环境等。
4.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让学生了解辽朝疆域的地理分布特点。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辽朝疆域内的地区,进行简要介绍。
2.各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同学进行提问和补充。
3.教师点评,总结各组的表现,强调辽朝疆域的辽阔和地理分布特点。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辽朝的疆域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有哪些影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辽朝的疆域辽阔,有利于民族交流和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治理难度。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们是辽朝的统治者,如何治理这片辽阔的疆域?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治理策略。
3.各组派代表进行展示,教师点评,总结治理辽朝疆域的要点。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辽朝的疆域变迁给我们什么启示?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辽朝的疆域变迁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启示我们要善于把握时代机遇,勇于创新。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辽朝疆域的辽阔和地理分布特点。
2.布置作业: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辽朝的疆域变迁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辽朝历史文献:《辽史》是研究辽朝历史的重要文献,其中包含大量关于辽朝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辽朝地理地图:收集不同历史时期的辽朝疆域地图,对比分析辽朝疆域的变化和扩张过程。
3.辽朝文物展览:利用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辽朝文物展览,直观感受辽朝的历史文化。
4.辽朝相关影视作品:推荐一些以辽朝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如《天龙八部》、《萧十一郎》等,通过艺术形式让学生了解辽朝的历史风貌。
二、拓展建议
1.鼓励学生阅读《辽史》等历史文献,了解辽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辽朝疆域地图,对比分析辽朝疆域的变迁,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分析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