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片机课程设计性实验报告.doc

发布:2025-04-12约5.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单片机实验____开课学期__________

实验名称__数码管显示实验__专业、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学号_______

实验日期2013年12月12日

指导教师评分及评语(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指标是否达标,实验结果评价)

签字:日期:

小组合作:是○否○

小组成员:

设计指标

1、掌握数码管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2、握MCS-51单片机与数码管显示器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

3、掌握MCS-51单片机驱动数码管显示器的程序编写方法。

4、程序一(静态显示):编写二个数码管静态显示“座号”的程序。

5、程序二(动态显示):在实验板8位数码管上动态显示“学号后八位

实验设备及主要元器件

电脑一台,

KeiluVision4应用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Keil驱动软件

51系列单片机开发板(51芯片,两个七段式共阴数码管,一个八位七段式共阴数码管,74LS138译码器,74573数据锁存器,非门,电阻,)

单片机课程课本

设计方案(原理、电路设计图、程序流程图)

含方案论证、电路设计图、程序流程图

实验一原理:

通过89C51的P0口来控制七段式共阴数码管的显示数字,然后P1口接两个74LS573锁存器用来分别存储两位座号的数据(P0.0-P0.7接D0-D7,同时P0口接上拉电阻)。两个锁存器的LE片选端接P2.0和P2.2口来控制锁存器的开启和关闭(P2.0=0时,锁存器1开启;P2.0=1时,锁存器1关闭)而锁存器的Q0-Q7端分别接到数码管7SEG-MPX8-CC-BLUE的a.b.c.d.e.f.g.h端口。P0口输出8421BCD码来控制数码管七段加小数点的显示.(“0”=3FH,“1”=06H,“2”=5BH,“3”=4F,“4”=66H,“5”=6DH,“6”=7DH,“7”=07H,

共阴极数码管原理图:

电路设计图一:

实验二原理:

通过89C51的P0口来控制七段式共阴数码管的显示数字,然后P1口接一个74LS573锁存器用来存储P0口输出的数据(P0.0-P0.7接D0-D7,同时P0口接上拉电阻)。锁存器的LE片选端接一个非门然后接到P1.0口来控制锁存器的开启和关闭,OE口接地。而锁存器的Q0-Q7端分别接到数码管7SEG-MPX8-CC-BLUE的a.b.c.d.e.f.g.h端口。此外我们还需要用到一个74LS138三线-八线译码器来作为片选端控制8个数码管的显示。我们将74LS138译码器的ABC端分别接到了P2.5,P2.6,P2.7来控制数码管的选择,同时Y0——Y7分别接到数码8个片选端,74LS138的E1接电源VCC,E2、E3接地。

通过让P2=00H选择第一个数码管,P2=20H选择第二个数码管,P2=40H选择第三个数码管,P2=60H选择第四个数码管,P2=80H选择第五个数码管,P2=0A0H选择第六个数码管,P2=0C0H选择第七个数码管,P2=0E0H选择第八个数码管,八个数码管轮流显示。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在两个数码管转换的过程中调用延时程序,来防止数码管的闪烁现象;我们在两个数码管跳转时进行数据寄存器的数据清除及数据寄存器关闭,以此来防止两个数码管的显示数据相互干扰。P0口输出8421BCD码来控制数码管七段加小数点的显示.(“0”=3FH,“1”=06H,“2”=5BH,“3”=4F,“4”=66H,“5”=6DH,“6”=7DH,“7”=07H,

八位共阴极数码管原理图:

电路设计图二:

程序流程图:

P0=4FH将数字3的段码输出到P0口

P0=4FH将数字3的段码输出到P0口

P2=0CH,打开锁存器1

开始

P2=0FFH,关闭锁存器1

P0=6F将数字9的段码输出到P0口

P2.3=03H,打开锁存器2,

结束

P0=06H将数字1输出到P0口,P2=00H,允许第1位数码管显示

调用延时子程序

开始

P1=00H清除P1口数据,P2=0FFH关闭所有数码管

P0=03FH将数字0输出到P0口,P2=20H,允许第2位数码管显示

调用延时子程序

P1=00H清除P1口数据,P2=0FFH关闭所有数码管

P0=07DH将数字6输出到P0口,P2=20H,允许第3位数码管显示

调用延时子程序

P1=00H清除P1口数据,P2=0FFH关闭所有数码管

……

P0=06FH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