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pdf

发布:2021-11-09约9.6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倡导探究、 合作、 自主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动手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动手实践来开 发学生的思维, 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效发展,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也是为 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其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1 、 本课题所强调的“中高年级数学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 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获得的发展 与进步。 2、提高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真正的使动手实践在课堂上行之有效。 3、探索“动手实践活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眼、耳、脑、 口、手等多个感官并用,协同作战,使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 获取新知。 研究的意义 动手实践作为对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补充, 已被一线教师越来越广泛地在课堂教学中所 采用, 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学会动手,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 和大胆实践的能力是当前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中 增设“实践活动课” ,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我 们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这一研究课题, 旨在通过对人教版教 材教学内容的学习研究,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科学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流程, 为学生提 供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 会思考、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发挥真正的有效性。 1 / 8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动手实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概念的 数学过程中自己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系列操作活动。泛指制作学具、使用学具、感 知体验(看、摸、拉、摆、分等)实物测量、画统计图表、设计游戏等。 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 、提高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真正的使动手实践在课堂上行之有效。 2 、了解学生现状:他们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个体特点。研究形成现状的 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 3 、以本课题研究为突破口, 进一步深化学校的整体改革,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实现教育 教学的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一)探索“动手实践活动”有效的教学方法 1 、通过翻阅书籍、查阅网上信息等收集有关“动手实践”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进行集 体学习。 2 、选择适合“动手实践”的教学内容,集体备课,推选教师上公开课,讨论怎样的动手 操作更能有效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 、全体教师观看课堂实录,进行课后调查,再次证实动手操作是否真正发挥作用。 4 、对不同的课型: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概率、综合实践进行研究,概括出有效的 教学方法,看看针对相同的内容,哪种设计更具有时效性。 (二)探索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教师尽量使用身边的操作工具,唤起学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许多物体可 以当作数学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敏锐的收集“动手实践”所需的工具。 2、注意培养操作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眼到,脑到,嘴到:小组合作要 先独立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