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题结题报告(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7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溧阳市后六小学 数学课题组
选题意义:本课题力求在现代教学观念指导下,探索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与个性化,通过课堂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学生有效的学习,这必将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实施应让课堂教学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学生成长方面。因过分强调以提高教学成果为前提,免不了会产生教学的“固化”现象,忽视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通过大量的训练来提高学习成绩,片面地追求教学成绩;因过分强调张扬学生个性,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勤奋刻苦、静心思考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过分强调探究创新,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产生浮躁、华而不实的心理,引起教学质量整体下滑的趋势。这种缺乏课堂有效性的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2、教师培训方面。因过分强调教师培训的形式,忽视了培训的有效性,忽视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锤炼,忽视了教师教育基本素养的提高,忽视了对教师的基本教育理论培训,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很多强制性要求下,教师们只是忙于一些应付式的培训。显然,教师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学习特征、能力发展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那么他的课堂徘徊于传统课堂的“囹圄”之中也视为正常,教学中难免会充斥着大量的、无意义的、无效的教学活动。
为此,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新课改,我们的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文化知识、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我们需要思考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怎样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3、《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适合我校的并能体现新课程有效数学课堂的教学操作模式。(2)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实践策略。(3)进一步促进课题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4)通过有效数学课堂的研究和构建,打造我校教育特色,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有效数学课堂的课堂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研讨。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转变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指导”、“引路”,“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设计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应把以前设计“如何教”转变设计为学生“如何学”。(2)有效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将面向结论的学习转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以“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是否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欲”为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达到“教得科学、学得主动、练得适度、评得合理”的教学境界。(3)有效数学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分析、研究本校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来指导、提高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策略等影响学生学习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