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pdf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新课程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
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中,科学教育是为了
让全体学生具有概念和程序化的科学素养,实验作为科学研究的基
本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并
养成科学思维方式,初步形成科学精神。
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关系到实验的真
正教学效果,也是对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体验等方面进行
培养、塑造的良好机会。目前,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
与新课程不协调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行为,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失
去兴趣,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本人针对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的策略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
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
1、用多媒体代替实验,缺乏真实感
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完全用计算机演示代
替化学实验,幻灯片和动画的播放,化学实验中的多种新鲜感觉只
剩下视觉和听觉,实验的真实性大大打了折扣。虚拟实验无法带给
学生亲手做实验的真实感,削弱了学生在动手做实验和观察现象过
程中产生新问题的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的思考能力
和理性思维没有得到加强,化学实验被设计成了程序化的东西,学
生想看电影一样,学生对实验本身的体验是苍白的,没有达到通过
实验探究的过程提高化学素养的目的。
2、实验现象不明显,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由于教师演示实验的试剂取量少、仪器微型化,加上部分实验
本身的特点,使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学生观察的不真切,吸引力不
强。再者,有的老师课下没有做好准备,就拿进课堂里去做,实验
的成功率不高,经常在学生面前出现失败的尴尬局面,只好东拼西
凑地找些原因来解释。学生本来对实验充满希望和期待,结果以失
败告终,从心里上打击了学生,对实验期待感降低,兴趣降低,失
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久而久之,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产生影响。
3、观念陈旧,懒于动手实验
部分教师对照考纲的必做实验,从目的、原理、仪器、药品、
步骤、结果,注意事项等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
验。有些教师甚至认为中学阶段,不是搞科学研究,学生做不做实
验妨碍不了多大事情,只要不影响考试成绩就行,带有应付心理。
部分教师对某些实验采取回避的方式。某些教师因为有的实验
对试剂浓度、用量、滴加顺序、温度等要求严格,不易成功,或是
由于反应物有毒或实验过程产生较多的有害、有毒物质而放弃实
验。
4、思想僵化,想放但是又不敢放
学生做实验探究性质,教师怕给学生药品太多,方案太多,学
生可能不按老师的思路设计,而对药品进行了较大的限制,虽说是
探究,但由于所给药品太少而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5、关注细节不够,放得太开,缺乏指导
在分组实验教学时,只管让学生信马由缰地实验,而没有指导、
交流、反馈和总结,绝大多数教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却
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了学生的过程学习却忽视了方法的指
导,这就使实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导致实验学习的
效果。
二、对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1、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加强对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的学习,了解新课程对
实验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对实验教学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实验
教学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刻苦钻研业务,多学习,多研究,多充电,
提高自己的实验技术水平和实验分析能力。提前做好计划,并按照
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实验器材获得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规划,
确定好适宜的方法和手段,从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和有效地进行。
2、做好实验分析,使学生举一反三
做好典型实验,实验后注意实验的归纳反思,使实验目的更清
晰,效果更优化,再由典型实验引导、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将知
识技能内化。如在学习实验室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和加热制取
氯气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归纳总结出下
述操作内容: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药品
的取用、加热方法、气体的收集和放置等。对这些操作的知识,理
论根据尤为强调。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收集方
法等。在学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时进一
步巩固气体制取实验的有关设计思路、操作等。
3、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①引导学生设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