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6.人工智能原理-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陈静杰课程教学大纲.doc

发布:2025-04-13约1.4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9

《人工智能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PrinciplesofArtificialIntelligence

开课院系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课程类别

学科选修课

授课对象

√1.学术型2.专业学位

授课方式

√1.讲授类2.研讨类3.实践类4.专题类5.双语类6.前沿类(不一定全覆盖)

课程总学时

36

课程总学分

2

开课学期

2

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预修课程

主讲教师1

陈静杰

职称

教授

主讲教师2

牛国臣

职称

副教授

课程简介(500字以内):

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人工智能原理这门课主要介绍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研究的基本问题;归结推理方法;不确定性和非单调推理方法;知识表示方法;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

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方法及应用,重点掌握归结推理方法,理解不确定和非单调推理方法,了解知识表示方法和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

课程考核方式和成绩计算评定: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40)%;中期考核(0)%;期末考核(60)%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25)%;作业(0)%;读书报告(75)%

实践环节(0)%;其他(0)%

课程内容及详细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细化到章、节、目)

教学目标

授课模式(指传统讲授、讨论、多媒体教学等)

人工智能概述(8学时)

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研究内容

人工智能研究方法

人工智能技术

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了解其发展历程

传统讲授

命题逻辑归结法(8学时)

2.1数学预备知识

2.2命题

2.3语义

2.4蕴含

2.5归结法

掌握命题逻辑归结法的实质

传统教授

第3章谓词逻辑(10)

3.1一阶谓词逻辑

3.2子句形与Herbrand定理

3.3归结原理及归结过程控制策略

理解并掌握子句形与Herbrand定理的核心内容和归结原理,理解归结过程控制策略

传统教授

第4章非归结方法(2学时)

掌握非归结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传统教授

第5章不确定推理方法(2学时)

理解不确定推理的基本方法

传统教授与讨论

第6章非单调推理方法(2学时)

掌握非单调推理的基本方法

传统教授

第7章知识表示方法(4学时)

7.1知识范畴

7.2知识表示

掌握逻辑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和框架表示法,重点掌握面向对象表示法

传统教授与讨论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序号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1

人工智能原理

石纯一黄昌宁王家廞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10

第一版

2

ArtificialIntelligenceANewSynthesis

[美]NilsJ.Nilsson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9

第一版

参考资料

序号

参考资料名称

编著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时间

1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涂序彦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88

2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廉师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3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蔡自兴徐光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5第二版

注:1.课程类别参考培养方案,学位课明细到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学科必修课;

2.主讲教师1和授课教师2两栏必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