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docx
2.3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教材: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具体内容包括: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的定义、运算顺序、计算方法等。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学生将通过学习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掌握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例如,在解决“15+8-6”的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先进行加法运算“15+8”,再进行减法运算“23-6”,从而得出结果17。
-重点二:灵活运用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解决“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5个,后来小明又吃掉2个,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时,学生需要先加后减,得出最终答案6个苹果。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连减运算中的“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例如,在解决“小华有5个球,他先借给朋友3个,然后又借给朋友2个”时,学生需要理解“借给朋友3个”可以表示为“加上-3”,而“借给朋友2个”可以表示为“加上-2”。
-难点二:区分连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计算顺序。例如,在解决“小明有10个气球,他先送给小红3个,然后又送给小红4个,最后又买回2个气球”时,学生可能会混淆先后顺序,难以准确计算最终气球数量。
-难点三:将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应用于复杂问题。例如,在解决“一个班级有40个学生,上午有10名学生请假,下午又有5名学生迟到,下午又有3名学生请假,问下午班级有多少名学生?”时,学生需要能够正确处理多个连续的加减运算。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操作和教具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2.结合游戏教学,设计“加减运算接力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讲解和练习,共同解决难题。
4.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演示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多个数相加或相减的情况,比如购物找零、计算分数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学生)好的,老师。
二、新课讲授
1.连加运算
(教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加法。比如,5+3等于多少呢?(学生)等于8。很好,那么,如果我们要计算5+3+2呢?(学生)先算5+3,得到8,再加上2,得到10。说得非常正确。
(教师)那么,如果我们要计算5+3+2+1呢?你会怎么算呢?(学生)先算5+3,得到8,再加上2,得到10,最后再加上1,得到11。
(教师)很好,这就是连加运算。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教师)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5个,那么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呢?(学生)小明现在有8个苹果。很好,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学生)先加上3个苹果,再加上5个苹果,一共是8个苹果。
2.连减运算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连减运算。比如,10-3等于多少呢?(学生)等于7。那么,如果我们要计算10-3-2呢?(学生)先减去3,得到7,再减去2,得到5。
(教师)很好,这就是连减运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教师)比如,小华有5个球,他先借给朋友3个,然后又借给朋友2个,那么小华现在还剩下多少个球呢?(学生)小华现在还剩下0个球。
3.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最后,我们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比如,15+8-6等于多少呢?(学生)先算15+8,得到23,再减去6,得到17。
(教师)很好,这就是加减混合运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教师)比如,小明有10个气球,他先送给小红3个,然后又送给小红4个,最后又买回2个气球,那么小明现在有多少个气球呢?(学生)小明现在有9个气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运用这些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谢谢老师,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上的课后练习题。
2.思考并解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