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RFID射频识别技术 课件 第5章节 公交管理系统3 公交卡进行充值和刷卡.pptx

发布:2025-04-09约3.61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任务三公交卡进行充值和刷卡;任务要求;了解RFID的书籍传输差错控制编码机制

理解RFID常用的几种数据校验方法

了解RFID系统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

理解高频RFID标签的数据读写过程;RFID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RFID系统安全问题及解决策略

M1卡数据读写操作;1、RFID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检错重发、前向纠错和混合纠错。

(1)检错重发

检错重发(简称ARQ),又叫自动重发请求。在这种系统中,发端发送检错码,通过正向信道送到接收端,接收端译码器检测收到的码字中有无错误。如果接收码字中无错误,则向发送端发送确认信号,告诉发送端,此码字已正确接收;如果收到的码字中有错误,接收端不向发送端发送确认信号ACK,发送端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发送此码字,一直到正确接收为止。ARQ的特点是需要反向信道,编、译码设备简单。ARQ适合于不要求实时传输但要求误码率很低的数据传输系统。在接收端根据编码规则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规则被破坏,则通过反向信道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信号,直到接收端检查无误为止。工作原理如下图5-3-1所示。;任务三公交卡进行充值和刷卡;(2)前向纠错,不要方向信道

前向纠错(ForwardErrorCorrection,简称FEC),又称自动纠错。在这种系统中,发端发送纠错码,收端译码器自动发现并纠正错误。FEC的特点是不需要反向信道,实时性好,FEC适合于要求实时传输信号的系统,但编码、译码电路相对较复杂。工作原理如下图5-3-2所示。;(3)混合纠错,双向信道

混合纠错(简称HEC),是FEC与ARQ的混合。发端发送纠、检错码(纠错的同时检错),通过正向信道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对错误能纠正的就自动纠正,纠正不了时就等待发送端重发。HEC同时具有FEC的高传输效率,ARQ的低误码率及编码、译码设备简单等优点,但HEC需要反向信道,实时性差,所以不适合于实时传输信号。工作原理如下图5-3-3所示。;1、RFID数据传输的完整性;1、RFID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任务三公交卡进行充值和刷卡;1、RFID数据传输的完整性;1、RFID数据传输的完整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电子商务迅速崛起,RFID系统面临着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非法监听、网络攻击、信息泄密、信息丢失等信息安全方面问题的考验,因此,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数据在通信传输过程的安全性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RFID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安全问题。下图5-3-5所示为RFID系统会出现安全问题的环节。;任务三公交卡进行充值和刷卡;1)电子标签安全问题

电子标签通过无线电波发送数据到外部,往往会成为窃取、伪造、篡改数据的首要对象。

(1)篡改电子标签数据

如果篡改电子标签的数据,可能造成非法物品或非法数据混入整体业务系统,最终破坏业务的运行。防止数据被篡改的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种:;限制存储器的写入次数,限制存储器的写入次数是比较可靠的方

法,如果电子标签在业务整体流程中数据不需要改变,就可以采用只读标签或一次性读写标签。只读标签不能写数据,一次性读写标签只能写一次数据,从而就切断了篡改数据的物理方法。

限制存储器的可写区域,限制存储器的可写区域的具体做法是提

前把存储器的区域分割成可写区域和不可写区域,把关键数据放进不可写区域,这样就可以防止关键数据被篡改。

密码保护,有些电子标签可以提前设定密码来保护数据,每次数

据的写入需要密码的输入,没有破解密码就不能更改数据,但因为每个标签的密码不能一致,需要增加密码管理成本。

变更存储器区域读写属性,有些电子标签可以设置存储器各区域

的读写属性,对关键数据区域或全体区域设置只读属性就可以防止数据被篡改。;(2)伪造标签

伪造标签是目前RFID系统面临的一大威胁,如果不法分子能够轻易地伪造电子标签就意味着能够篡改商品或个人的身份,从而轻而易举地破坏整体系统的信用。例如在RFID的商品防伪应用领域,如能非法伪造电子标签,就意味着防伪系统的崩溃。;例如在葡萄酒的防伪应用中,将电子标签内嵌在木塞里,只要开启木塞,里面的电子标签就遭破坏,无法再利用,如图5-3-6所示。;(3)非法读取电子标签数据

电子标签的设计通常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耦合效率,使电子标签数据更快、更准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