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水模式下小麦品种产量及水分高效利用分析.pdf
第34卷第4期信阳农林学院学报Vol.34No.4
2024年12月JournalofXinyang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Dec.2024
不同灌水模式下小麦品种产量及水分高效利用分析
丁志强,张学品,田文仲,杨莉,赵严,高海涛,吴少辉”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摘要:通过设计三个灌水处理:W。(O水)、W,(拔节水)、W(拔节水十灌浆水),在不同灌溉模式下,对小麦产量、水分利
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灌水、品种、灌水品种对产量的效应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效应量影响大小为灌水品种》
灌水X品种。相同灌水模式下,不同品种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极显著;洛旱22、洛旱30在W。、W,模式下抗旱节水性表
现突出,郑麦132在W1、Wz模式下丰产性表现优异。
关键词:灌水模式;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978(2024)04-0084-05
我国淡水资源占全球的7%,人均水资源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
集中在夏季。农业用水量大,但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仅为30%~40%。随着水资源紧缺、气候变化和极端气
候的加剧,小麦生育期内干旱频率加大,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研究小麦水分的高效利用,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1-21。合理有
效的灌溉是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用水、节约生产成本。在高产条件下,适度减少灌溉用水,发挥土壤贮
水的作用是节水栽培的重要途径[3-5]。已有很多学者对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刘江等[6}以半干旱
雨养农业区春小麦为基础,研究了其在不同气候年型下对不同来源的水分利用效率;杨洪强等[门认为小麦产
量及其构成因素受不同品种和不同灌水处理影响显著;王克武等[8]对有限灌溉条件下小麦耗水规律进行研
究,认为小麦拔节期是需水关键时期;李佳等9研究发现,适宜灌水量可显著提高不同需水型冬小麦品种的
旗叶净光合速率(Pn)、籽粒灌浆活跃期(P)和平均灌浆速率(V),进而提高产量。本试验以不灌溉为对
照,选择小麦需水的两个关键时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研究不同灌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和水分利用特征,以
期为小麦生产的科学灌溉提供研究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地位于洛阳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田间试验场(112°2842E,34°389N)。该地块
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壤类型为褐土。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计三个灌水处理:W。(O水)、Wi(拔节水)、W2
(拔节水十灌浆水),3次重复,所有处理底肥一致,三元素复合肥(15:15:15)用量50kg/667m²。试验小
区面积9mX1.5m,6行区,平均行距25cm,走道1m。试验于2019年10月8日播种,播种前试验区土壤
60m/667m²,灌溉方式为喷灌,2020年5月29日收获。
1.2试验材料
收稿日期:2024-0902
基金项目:河南省农业(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项目(2022010101);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一03一76);洛阳市核
心技术攻关公益类专项(2302034A);河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Z20221341012)。
作者简介:丁志强(1978一),男,河南南阳人,农艺师,研究方向:旱地小麦育种及节水栽培研。
*通信作者:吴少辉(1972一),女,河南洛阳人,研究员,研究方向: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E一mail
·84:
丁志强,等:不同灌水模式下小麦品种产量及水分高效利用分析
和周麦18。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产量调查成熟时分小区实收计产,折算成单位面积籽粒产量。
1.3.2水分利用效率计算水分利用效率(WUE)经济产量/耗水量;耗水量=土壤水分消耗量十全生育
期灌水量十全生育期有效降雨量。
1.3.3数据整理与分析使用Excel2016和SPSS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及制表制图。
2结果与分析
2.1小麦生育期气候因素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