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对我国甘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整合分析.pdf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4,
30(8):
1606–1620doi:
10.11674/zwyf.2024056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s
施氮对我国甘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整合分析
纪洪亭,赵韩伟,曾燕楠,程润东,王士红,王
勇,赵荷娟**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目的】在全国尺度上,定量评价施氮对甘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影响施氮效应的因素,为
我国甘薯生产中氮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
库,以“甘薯”、“氮”、“氮肥”、“产量”、“单株结薯数”、“单薯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基于以下标准对文献进
行筛选:试验在我国农田进行;试验包含不施氮肥对照和施用不同量氮肥处理,且对照与处理磷钾肥用量相
同;每个处理至少有3次重复,共筛选到45篇文献。筛选后的文献中,包含产量数据288组,单株结薯数数
据191组,单薯重数据145组。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施氮对甘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亚组
分析,评价不同因素对施氮效应的影响。【结果】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增加我国甘薯鲜薯单位面积产量1.7%、
单薯重3.2%,降低单株结薯数1.2%。不同施氮量下,甘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存在显著差异。随施氮量增加,
2
鲜薯产量和单株结薯数增幅逐渐降低,增幅最大的施氮量均小于75
kg/hm,单薯重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增
2
幅最大的施氮量为75~150
kg/hm。长江流域薯区和南方薯区鲜薯单产增幅高于北方薯区;北方薯区、长江流
2
域薯区、南方薯区适宜施氮量分别为75、75~150、75~150
kg/hm。随对照组产量
(地力产量)的增加,施氮
2
的鲜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增幅均呈下降趋势,而单薯重增幅呈增加趋势。对照组产量≤25
t/hm时,适宜施氮
2222
量为75~150
kg/hm,地力产量为25~35
t/hm和35
t/hm时,适宜施氮量为75
kg/hm。施氮处理下鲜食型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