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pdf
第三章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生态足迹?
2.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哪些特征?
3.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微观尺度的分析对象主要是哪些?
4.时间序列足迹模型处理产量因子和当量因子的方法包括什么?
5.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类型怎样划分?
6.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7.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中宏观尺度的应用主要在哪些方面?
8.生态足迹法中将地球表面的生态生产性土地划分的六类分别是什么?
9.某省B市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一个新型产业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年能源消费量增量是20万吨标准煤;B市
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是8600万吨标准煤,十四五期间的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目标是9800万吨,试分析该项目对B市完
成能源消费增量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
10.简述碳排放双控目标分析的内容。
二、阅读理解
11.A市是Z省CDP排名第一的城市,与周边3个城市一起构成区域最大的城市群。2022年该城市群各城市GDP数据见
表1。2023年,A市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委托某咨询公司编制产业发展规划。
经研究,咨询公司提出了A市产业发展规划,并拟定了甲、乙两个实施方案。两个方案总投资规模相当,预期产出
效应均较好,其中,甲方案的实施可提高产业集中度,乙方案的实施可提高产业附加值水平。
2
咨询公司拟应用生态足迹法评估方案实施对A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影响。已知A市目前人均生态足迹为0.33hm/
22
人,均衡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0hm/人。甲方案实施后会使A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增加0.08hm/人,乙方案实施后
2
会使A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增加0.12hm/人。(忽略方案实施前后A市人口变化)
表12022年某城市群各城市GDP数据表单位:亿元
A市B市C市D市
城市
(第一大城市)(第二大城市)(第三大城市)(第四大城市)
GDP19766463833222760
(1)采用GDP数据,分别用二城市指数、四城市指数计算A市在该城市群中的经济首位度,并根据结果分析A市对
区域经济的影响。
(2)咨询公司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流程一般包括哪四个阶段?
(3)分别说明甲方案和乙方案对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哪方面,除此之外,体现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方面还有
哪些?
(4)计算甲方案和乙方案实施后A市的人均生态盈亏。基于生态盈亏结果,评估甲、乙两方案实施后对A市可持续
发展能力的影响,并指出咨询公司应推荐哪个方案。
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正确答案】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
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
2.【正确答案】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区域性、客观性、层次性、有限性、动态性、可控性等特征。
3.【正确答案】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微观尺度的分析对象主要是市域、县域、城市单体、产业园区、矿
区、乡村聚落等。
第1页/共2页
4.【正确答案】目前主要时间序列足迹模型处理产量因子和当量因子的方法包括:(1)采用区域真实产量,舍
弃采用当量因子;(2)采用逐年全球产量和分段当量因子;(3)采用全球产量和逐年区域实际产量,不采用当
量因子;(4)采用最大可持续产量;(5)在计算草地足迹时,采用单位草地植物生产量而非动物产量。
5.【正确答案】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某一具体的自然要素作为分析对象,又称为单要
素承载力分析;另一类是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综合承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