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2节 神奇的字典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docx
第一单元第2节神奇的字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节“神奇的字典”,重点讲解字典的使用方法、查找技巧和功能拓展。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基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结合八年级学生已掌握的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引导学生学习字典的运用,提高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字典的使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信息伦理与安全意识,学会合法、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简单的网络浏览等。在信息检索方面,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普遍较高,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技术。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通过视觉和听觉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动手实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使用字典时可能遇到查找速度慢、不会使用高级功能等问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有较高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学生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可能会出现选择困难,难以有效筛选和利用所需信息。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学校信息平台、班级微信群
-信息化资源: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电子字典软件、在线词典网站
-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视频教程、实物字典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信息检索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字典作用的思考。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使用字典时遇到过哪些困难?”
3.学生分享使用字典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4.总结:字典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更高效地使用字典。
讲授新课(15分钟)
1.解释字典的定义和功能,强调其在信息检索中的重要性。
2.讲解字典的基本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和附录。
3.演示如何使用字典查找字词,包括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4.讲解字典的高级功能,如成语、典故、用法等。
5.强调字典使用的注意事项,如正确握笔、保持清洁等。
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独立完成以下练习:
-使用音序查字法查找“计算机”的字典条目。
-使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信息”的字典条目。
-使用笔画查字法查找“安全”的字典条目。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查找字词的方法和技巧。
3.教师点评学生的查找方法,纠正错误,强调正确使用字典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字典还有什么其他用途?”
2.学生分享字典的其他用途,如学习成语、典故等。
3.教师总结:字典不仅用于查找字词,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更多知识。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在查找字词时,你们遇到过哪些困难?”
2.学生分享使用字典时遇到的问题,如找不到特定字词、不熟悉查字法等。
3.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提供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教学创新环节(5分钟)
1.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字典的历史演变,激发学生对字典的兴趣。
2.设计一个“字典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字典知识。
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字典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字典,提高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
作业布置(3分钟)
1.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提醒学生利用字典查找教材中出现的生僻字词。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六、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汉字文化趣谈》:这本书介绍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
-《辞海》:作为一部大型综合性词典,辞海收录了大量的字词、成语、典故等,适合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汉字的故事》:通过讲述汉字的起源、演变和趣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选取一本感兴趣的拓展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学习。
-鼓励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僻字词,利用字典进行查找,并记录下来。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小词典,收录自己感兴趣的字词和成语,并进行简单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