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93842机械制造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doc
PAGE
机械制造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综合实践
课程编码:周数:
3
学分:
30.
开课单位:
机械
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制造综合实践
适用专业对象:
机电BZ1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械制造综合实践》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选材、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夹具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及走上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机械制造综合实践》以工艺设计为主,对理论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典型部件减速器或创新设计产品中的轴、齿轮、箱体等进行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产品分析:
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及工作条件;理解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功用及主要技术要求。
2.确定毛坯类型及制造方法:
了解常用毛坯类型;掌握常用毛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3.工艺及工装设计:
了解工艺及工装设计方法、步骤、内容;理解加工阶段划分、加工顺序及热处理安排;掌握基准的选择、工艺参数确定,拟订工艺路线。
4.填写工艺文件:
了解机加工艺规程及其作用;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序卡。
三、教学进程安排
序号
主要教学内容
计划时间
(天数)
备注
1
产品分析、资料查询、绘制零件图
2
2
确定毛坯类型
1
3
工艺及工装设计:选择加工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和工艺尺寸,填写工艺过程卡片;夹具设计、装配图绘制
10
4
填写工艺文件,编写、整理设计说明书,答辩
2
小计
15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建议采用小组合作、交流与分享、鼓励创新思维等教学策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40)%;过程考核()%;结课考核(60)%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20)%;实践环节(80)%
六、指导教材及参考资料
指导教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邹青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资料:
1.《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指导》,马正元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张进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3.《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孟少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4.《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浦林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执笔人:高淑杰
参加研讨人员:张兆刚、宁晓霞、李瑞洋
审核人:李瑞洋
审批人:徐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