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I与ARB优缺点对比.pptx
ACEI与ARB优缺点对比汇报人:时间:
目录CONTENTS04ACEI与ARB的代谢与排泄05ACEI与ARB的联合用药06ACEI与ARB的临床应用01ACEI与ARB的降压效果03ACEI与ARB的不良反应02ACEI与ARB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ACEI与ARB的降压效果01
、适用人群降压幅度作用机制ACEI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肾病等的高血压患者。
ARB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如干咳明显的患者。ACEI和ARB都能显著降低血压,平均降低10/5mmHg,基础血压越高,降压幅度越大。
二者在降压方面疗效相当,但ARB耐受性更好,不引起咳嗽。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其对血管的收缩作用,降低血压。降压效果相当
ACEI与ARB的心血管保护作用02
ACEI可显著降低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心梗发生率。
在心力衰竭及冠心病预防和治疗方面,ACEI证据更多。ACEI可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脏血流,促进钠和水的排泄,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ACEI可降低肾小球内压,保护肾功能。ACEI能逆转心脏和血管重构,减轻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ACEI可降低肺楔压,增加心搏出量,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逆转心脏重构保护肾脏ACEI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ARB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与ACEI相当,但对全因死亡率无显著作用。
在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中,ARB可降低尿酸水平,保护肾脏。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ARB能逆转心脏和血管重构,减轻心肌肥厚,改善心功能。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ARB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逆转心脏重构ARB可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脏血流,促进钠和水的排泄,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ARB可减少蛋白尿的排出,保护肾功能。保护肾脏ARB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ACEI与ARB的不良反应03
干咳ACEI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发生率约为10%-20%,一般较轻微,但部分患者难以耐受。
干咳是由于ACEI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导致缓激肽在体内蓄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血管性水肿极个别过敏体质的患者服用ACEI后,会出现血管性水肿,表现为面部、嘴唇、舌头等部位的肿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血管性水肿的发生机制与ACEI引起的缓激肽系统激活有关。高血钾ACEI可引起高血钾,尤其是在肾功能不全或合并使用保钾利尿剂的患者中。
高血钾的发生机制是ACEI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减少钾的排泄。ACEI的不良反应
干咳少见ARB较少引起干咳,发生率约为1%-2%,远低于ACEI。
ARB不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因此不会引起缓激肽在体内蓄积,从而减少了干咳的发生。血管性水肿罕见ARB引起血管性水肿的发生率极低,约为0.1%-0.2%,远低于ACEI。
ARB不激活缓激肽系统,因此减少了血管性水肿的发生。高血钾ARB也可引起高血钾,尤其是在肾功能不全或合并使用保钾利尿剂的患者中。
高血钾的发生机制与ARB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减少醛固酮的分泌有关。ARB的不良反应
ACEI与ARB的代谢与排泄04
肾脏代谢为主大部分ACEI通过肾脏代谢,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ACEI的耐受性较差,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排泄途径ACEI主要通过肾脏排泄,部分药物可经胆汁排泄。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注意ACEI的排泄情况,避免药物蓄积。部分药物肝脏代谢少部分ACEI通过肝脏代谢,如贝那普利。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对贝那普利的耐受性较好。ACEI的代谢与排泄
ARB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后经胆汁排泄,部分药物可经肾脏排泄。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注意ARB的排泄情况,避免药物蓄积。排泄途径大部分ARB通过肝肾双通道代谢,如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ARB的耐受性较好,无需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肝肾双通道代谢少部分ARB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如替米沙坦。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替米沙坦的耐受性较差,需根据肝功能调整剂量。部分药物肝脏代谢为主020301ARB的代谢与排泄
ACEI与ARB的联合用药05
010203与利尿剂联合ACEI与利尿剂联合可增强降压效果,减少水钠潴留。
二者联合可减少ACEI引起的高血钾风险。与钙通道阻滞剂联合ACEI与钙通道阻滞剂联合可增强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二者联合可减少钙通道阻滞剂引起的心率增快和心输出量增加的副作用。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ACEI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可增强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二者联合可减少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负性心率和负性肌力作用。ACEI与其他药物的联合
与利尿剂联合ARB与利尿剂联合可增强降压效果,减少水钠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