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胆囊结石诊疗规范.docx

发布:2025-04-11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胆囊结石诊疗规范

一、病史收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收集:询问患者腹痛的地点、性质及诱因,是否伴有黄疸、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及消化不良等症状,以及过去是否有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进行全身检查,重点检查腹部压痛部位及程度,有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是否能触及肿大的胆囊,有无弥漫性腹膜炎征象。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以及肿瘤标记物(如AFP、CEA、CA19-9、CA125)等特定检查。

影像学检查:

B超:是胆道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能很好显示肝内或肝外胆管、胆囊有无扩张及结石。

CT/MRI: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结石位置及胆道情况。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可对一般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的胆石症病例、肝外或肝内梗阻性黄疸、胆管癌、胰腺癌等提供诊断或鉴别诊断依据。

PTC(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可清晰地显示各级胆管,有助于判定梗阻性黄疸特别是肝外阻塞的部位及原因。

诊断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胆囊结石及其并发症。胆囊结石的诊断通常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结果。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首次发作、炎症较轻、症状不重、患者不愿手术;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作为手术前的准备。

方法:抗感染、解痉、利胆;控制饮食,必要时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能量和多种维生素。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有相关并发症,如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胆囊结石合并萎缩性胆囊;无症状但结石数量多、直径大、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伴有胆囊息肉≥1cm、胆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胆囊炎。

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切口小、痛苦轻、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术式)、开腹胆囊切除术、保胆取石术等。

术后观察与护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吸氧、多功能监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术后病情观察需要完善及关注检查检验项目,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

出院标准与随访

达到治愈或好转疗效者可出院。出院后需定期随访,警惕结石复发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