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15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一(教师版).docx
2025高三二模文言文一汇编
【25二模徐汇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20题。(19分)
①李愬谋袭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生
擒祐①以归,释缚,待以客礼。李祐言于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愬然之。辛未,李愬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军出,不知所之。愬曰:“但东行。”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据其栅。命士少休,食干糒,整羁靮。留五百人镇之,断洄曲及诸道桥梁,复夜引兵出门。诸将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诸将皆失色。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击之以混军声。
②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李祐、李忠义钁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城中亦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元济曰:“此□洄曲子弟就吾求寒衣也。”起,听于廷,闻愬军号令,应者近万人,始惧。帅左右登牙城拒战。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城上矢如猬毛。晡时,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六》)
[注]①李祐:淮西牙将,骁勇善战。淮西之乱时,李祐助吴元济拒抗官军。②吴元济: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早年担任试协律郎、兼监察御史、摄蔡州刺史。他在父亲死后匿不发丧,伪造少阳表,称病,请以吴元济为留后,朝廷不许。于是举兵叛乱。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2)但东行
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必亲引问委曲()
A.道路延折B.隐晦曲折C.底细原委D.折节曲身
(2)愬令击之以混军声()
A.冒充B.胡乱C.浑浊D.混淆
16.以下最合适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1分)
A.当B.必C.乃D.固
17.第①段画线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标识出来。(4分)
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
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
19.以下诗句中,无法与上文内容互为印证的一项是()。(2分)
A.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惠洪《题李愬画像》))
B.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刘禹锡《平蔡州三首》)
C.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刘禹锡《平蔡州三首》)
D.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王建《赠李愬仆射二首》)
20.简析李愬袭蔡州成功的主要原因。(4分)
(四)19分
14.(1)地势平坦(1分))((2)只管,尽管(1分)
15.(1)C(1分)(2)D(1分)
16.B(1分)
17.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4分)
18.看守城门的士兵正在熟睡,全部被杀死,只留下打更的人,让他照常打更。(4分,方、熟寐、尽、如故)
19.B(2分)
20.相对吴的怠慢轻敌,李知己知彼,准确了解对方地形、军队实力等情况;善于用兵,利用恶劣天气发起突袭,谋兵布局有条不紊,思虑细致周到。相对吴的不得民心,李胸襟开阔,善于用人,察纳雅言(将对方将卒纳入阵营,为己方助力)。(4分,答对一点得2分)
【参考译文】
李愬谋划袭击蔡州。每次俘获投降的士兵,李愬必定亲自召来询问敌方详细情况,因此叛军驻地地形的险峻或平坦、距离的远近、兵力的虚实都被他掌握。……李祐被活捉带回后,李愬解开捆绑他的绳索,以宾客之礼相待。李祐对李愬建议道:“蔡州的精锐部队都在洄曲和边境防守,留守州城的全是老弱残兵,可乘虚直取州城。”李愬采纳他的建议。辛未日,李愬命李祐、李忠义率三千精锐为先锋,自己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率三千人殿后。军队出发时,无人知晓目的地。李愬下令:“只管向东行进。”行军六十里,夜间抵达张柴村,将守军全部歼灭,占据营寨。令士兵稍作休整,进食干粮,整理马具。李愬留五百人驻守,破坏洄曲及各道路桥梁,连夜率军出寨。众将请示去向,李愬宣布:“直入蔡州擒拿吴元济!”将领们都大惊失色。当时风雪大作,旌旗撕裂,随处可见冻死的人马。天色昏暗,自张柴村以东的道路官军从未走过,众人自认必死,但因畏惧李愬,无人敢违抗。半夜雪势更猛,行军七十里抵达蔡州城。临近城墙处有养鹅鸭的池塘,李愬命士兵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