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况.pdf

发布:2024-10-04约7.9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况

【摘要】根据近年来各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各种报道,选

择临床疗效较好,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总结,包括传统的中药、

针灸、拔罐、小针刀、穴位注射等多种治疗方法,因中医治疗方法简

便、安全、费用低、疗效高等明显优势,其临床使用将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intervertebraldisc

protrusion,LIDP)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病,发病急骤,病程迁延,其原

因主要为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和周围软组织,

表现为下肢麻木酸痛,腰腿抽掣,甚至疼痛难忍,举步艰难,严重影

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经多年临床研究,疗效显著,现将目

前临床上比较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针刺治疗

1.1毫针苏纯吉[1]以患椎为中心及上下椎间盘之间刺3针,

此3针旁开1寸各1针,共9针,针刺深度为1.5~2.5寸,轻度捻转

向下送针,不提插,不留针。腰腿部症状明显者配相应局部取穴。针

后卧床休息2h,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55例,痊愈28例,显效

15例。陶笑航[2]报道老中医朱氏治疗并确诊症状典型的腰突症

(L5/S1偏右侧突出)1例,取自创腰三穴(腰1位于髂后上棘上2

寸,督脉旁开2寸;腰2在髂后上棘水平,督脉旁开1寸;腰3在髂

嵴直上1寸),治疗30天临床症状消失。俞勤龙[3]取椎间隙及其旁

每隔0.5寸取1穴共4穴和臀点(髂后上棘至股骨大粗隆顶点连线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3cm的平行线的压痛点),用复合震颤式手法,留针40min,治疗

10~20次。除3例配合牵引外,其余37例均单用针灸,共痊愈35例。

吴世谦[4]用芒针治疗经按摩、理疗、针灸、中药无效的腰突症病人

50例,以督脉穴为主,胆、膀胱经穴为辅,常用命门、阳关、肾俞、

委中、绝骨等,运用“迎随补泻”和“飞经走气”的手法,隔日1次,

一般治疗30次左右,痊愈40例,显效8例。孙怀玲[5]等运用头针,

取足运感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坐骨神经痛98例,临时止痛效

果较佳,但孙氏又同时指出治本还需采用微机牵引,腰椎正骨术。李

红旗[6]运用眼针,取双下焦区、双肝区、双肾区,以30号0.5寸

毫针距眼眶边缘外0.2寸处刺入欲针穴区,直刺0.2~0.3寸,斜刺不

超过0.5寸,采用眼针常规操作法,留针10min,每日1次,10次1

个疗程。治疗40例,痊愈24例,显效11例。

1.2电针电针为毫针基础上加连电疗仪,针刺激性与电刺激性

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宋维建[7]在14椎旁开1~2cm处寻找

压痛点且向下肢放射处用30号10cm长毫针,快速刺入产生麻胀感,

向下放射更好。然后在1号穴(自拟:14横突旁开6cm处),用30号

10cm长毫针,与脊柱正中线呈45°角刺入,触及14横突后调整方向

自其下缘进入14/15椎间孔附近,再针膝阳关至酸胀,针阳陵泉至麻

胀等感觉,向足背传导尤佳。然后用G6805-Ⅰ型电针针导1号穴与阳

陵泉留针30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63例,总有效率

90.5%。

2灸法治疗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主要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隔姜灸、温炙器灸,主要对

属虚寒者疗效尤佳。胡梅芳[8]等运用温针灸治疗该病50例,主穴

取肾俞、大肠俞、命门、环跳、委中;配穴大腿外侧痛加风市,小腿

胀痛加承山,足跟痛加昆仑、太溪,足内侧,脚趾痛麻木加公孙、太

冲。各穴得气后将2~3cm长的艾段套到针柄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