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传统民居建筑.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四:传统民居建筑
∠§1发展概况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
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
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
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1发展概况
分类:
中国在先秦(公元前221年)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
室”;从秦汉(公元前后200年)起,“宫室”才专指帝王居所,而“第宅”专
指贵族的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
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称“舍”。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
统称为民居
中国木构架体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萌芽。公元前5000~前
3300年的浙江省佘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反映出当时木构技术水平。公元前第
5千纪的中国中西部的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显示
了当时村落布局和建筑情况,说明依南北向轴线、用房屋围成院落的中国建
筑布局方式已经萌芽。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现存的民间住宅类型,可归纳为
△1绪论
木构架庭院式住宅一北京四合院
四水归堂”式住宅一“四水归堂”式住宅
颗印”式住宅一云南省的“一颗印
大土楼
福建土楼
窑洞式住宅一陕北民居(西北窑洞)
干阑式住宅一西南少数民族盛行的干阑住屋民居
木构架庭院式住宅
这是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为汉族、满族、
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
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
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
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中国封建
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这种形式的住宅遍布
全国城镇乡村,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点。其中
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