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与细胞中“膜”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存在生物膜及生物膜系统
B.膜结构中含磷元素,无膜细胞器不含磷元素
C.细胞膜中糖类含量很少,细胞膜的功能与糖类无关
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RNA与DNA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在一个较大的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量相等,且雌雄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80%,b的基因频率为20%,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雄果蝇中出现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4%
B.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雄果蝇的概率约为17%
C.若B、b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0%
D.若B、b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则说明该果蝇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4.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后,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收缩是反射行为
B.寒冷时,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
C.人通过物理方式散热,物理散热的过程都发生在体表
D.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开始出汗
5.为了研究外界因素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①组(20℃)、②组(40℃)和③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②组
B.在时间t1之前,如果①组温度提高10℃,那么①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
C.如果在时间t2时,向③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那么在t3时,③组产物总量增加
D.该实验说明温度可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6.临床观察发现化疗药物会通过抑制T细胞中IFN-y(具有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的表达量来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导致患者免疫低下(如图1)。为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能否缓解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作用,科研工作者用肿瘤模型小鼠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患肿瘤可能与自身IFN-y表达量降低有关
B.顺铂可能是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化疗药物
C.IL-12可以缓解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免疫抑制作用
D.IL-12对健康人的IFN-y表达量没有影响
7.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CO2,吸收反射热导致温室效应
B.氟利昂的大量使用会使臭氧的分解作用大于生成作用
C.在调查某淡水区域水质时,温度一般不会作为测量的项目
D.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其pH值可以低于1.6
8.(10分)关于减数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减半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对
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信息,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含
D.在同一生物体内,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2倍
二、非选择题
9.(10分)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二者可以相互转化。WAT的主要功能是将多余的糖等能源物质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BAT则专门用于分解脂质等以满足额外的热量需求。研究人员对小鼠BAT代谢进行了相关研究。
(1)图1是小鼠WAT和BAT细胞结构模式图。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WAT转化为BAT之后产热效率提高的原因:_________,体积变小,相对面积增大,易于分解产热;________(细胞器)增多,产热增加。
(2)雌激素相关受体γ(ERRγ)与BAT代谢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利用无活性DNA片段构建重组DNA,导入野生型小鼠(WT)_________细胞,使其插入ERRγ基因内部,导致ERRγ基因发生__________,获得ERRγ基因缺陷小鼠(KO)。将两种小鼠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