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x

发布:2025-04-08约1.17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词语。

行走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你可以bǎolǎn城市美景。从华强北的电子市场到前海的金融中心,繁华景象让人yìngjiēbùxiá。周末,yōurán地漫步在深圳湾公园,你还可以lǐnglüè自然与城市和谐共存的美好jìngjiè。

2.根据语境补充诗句、警句。

行走在深圳这座人文之城,你会联想起许多诗句、警句。走在月下的山间,你会想起“,清泉石上流”。行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你会吟出“王师北定中原日,”。行至蛇口,那著名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更会让人谨记“盛年不重来,一日。及时,岁月不待人”。

二、基础知识综合

同学们查阅到以下材料:

赤湾左炮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350余年。其台体长26.2米,宽15.5米,高4.5米,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与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相比,赤湾左炮台如同海防线上的第一道坚强盾牌,守卫着珠江口。在鸦片战争前哨战中,它像一位忠诚的哨兵,痛击英军,捍卫国家尊严。

3.上述材料中没有使用哪一种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举例子 D.作比较

4.同学们行至赤湾左炮台,想到了下面的词语。请你补充完整。

(1)兵()马()????(2)生灵()()

(3)()居()业????(4)国()民()

5.请摘抄上面的一个词语,并把这个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三、选择题

6.下面是同学们研学时了解的故事,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是(???)

A.七位娘娘为了顾全皇帝的安危,留在了大鹏山。但她们盼星星盼月亮,却没盼来皇帝的营救,最后变成了石头,这就是“七姑娘山”的传说。

B.王来任在广东担任巡抚时,处心积虑地维护广东海防的安全,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了“王大中丞祠”。

C.文应麟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在凤凰山上修建了“望烟楼”,哪家烟囱没冒烟,他就派人去察看、接济,可见他足智多谋。

D.很久以前,村民常在山上求雨,祈求上天保佑村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渐渐地,这座山就被叫做“求水山”。

四、语言表达

7.同学们乘地铁研学,看到深圳地铁集团正向市民征集乘坐地铁公约,请你参与这个活动,制定两条地铁公约。

五、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1)。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2)。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选自《论语》)【材料二】

梁启超总结出三步读书法:鸟瞰(kàn)、解剖(pōu)、会通。鸟瞰即粗略了解大概,明确重点;解剖即将各部分仔细钻研;会通即上下左右贯通,将全书全面彻底了解而后已。

(选自广东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展览资料,有改动)

8.补充【材料一】中空白的语句。

9.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请结合【材料一】或【材料二】的内容,向同学们介绍你读某一本书的经历。写清楚自己的读书态度与方法。

六、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①2024年4月23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本,略低于2022年的4.7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高于2022年的3.33本。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合计为8.15本,高于2022年的8.11本。

②当天,《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报告称:2023年深圳居民人均阅读量约15本,其中纸质书6.72本,比2022年多出0.4本车右,电子书则为8.25本。

(选自《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24》《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4》,有改动)

【材料二】

作为“中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深圳着重加强阅读载体创新,积极推广数字阅读、开展数字阅读服务,为市民提供优质数字阅读资源。与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联袂(mèi)开展“云上读书月”系列活动,依托华为阅读APP、微信读书、深圳读书月小程序等高人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