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西藏拉萨市10校高考历史必刷试卷含解析.doc
2023-2024学年西藏拉萨市10校高考历史必刷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
A.隶书的全面推广
B.儒家思想的传播
C.边患危机的解决
D.大一统思想的宣传
2.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记载了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实况。法家思想代表桑弘羊站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威的角度,要求加强严刑峻法,崇尚功利,重视工商,坚持盐铁专卖;儒家思想代表们则要求讲道德仁义,反对与民争利,主张废除盐铁专卖。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 B.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自由
C.统治者实施德主刑辅政策 D.在治国理念上存在争论
3.有学者认为:“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对该段材料最为正确的解读是
A.作者视该时段为东西方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B.东西两个君主分别是康熙皇帝和查理一世
C.作者站在欧洲立场上看历史所以是片面的
D.作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社会形态转变
4.1921年3月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1922年《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苏联这一调整
A.促进了苏维埃的成立 B.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C.推动民主革命的深入 D.瓦解了临时政府的基础
5.汤灭夏时发表了“汤誓”,数落夏桀罪行,将推翻前朝视为天命所在。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这体现了周人
A.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 B.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
C.崇拜神灵,敬畏上天的意识 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
6.以下关于的诗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②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
③汪辜会谈开先河,二老共创新关系④窃喜战功归祖国,更欣光复到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7.下图是某次展览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
A.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
B.展品上的字体是草书
C.印刷术已经开始流传
D.纸最早发明始于东汉
8.唐代确立了严格的官吏致仕(退休)制度,官吏致仕的法定年龄为七十岁,或“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五品以上的官致仕,直接奏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则由尚书省奏皇帝批准。这一制度
A.有利于官员结构的调整
B.打击了士族的垄断地位
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强化了君主集权的制度
9.1940年11月,日本与南京政府签订《中日基本条约》,其中第七条说:“日本政府基于本条约之中日新关系的发展,应撤废在中华民国所享有之治外法权,并交还其租界。中华民国政府则应开放其领域,使日本国臣民,得居住营业。”据此可知,这一条约的签订反映了
A.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B.南京政府捍卫国家主权
C.英美对日本宣战的结果
D.日本侵华本质并未改变
10.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此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
A.用于解决就业问题
B.利于解决产销矛盾
C.可以保护民众自尊
D.受资本家大力支持
11.马克思、恩格斯说:“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以下叙述中对上述一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市场的需求?②市场需求的扩大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③新航路的开辟形成了世界市场?④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工场手工业产生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2.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