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八物理实验专题分层突破练16力学实验含解析.docx

发布:2025-04-07约5.84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2

专题分层突破练16力学试验

A组

1.(2024浙江衢州高三二模)(1)图甲中,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探讨平抛运动两试验均需运用的器材是(填写器材名称)。?

(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试验中,通过对拉的方法来选择两个弹簧测力计。方案一为两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对拉,方案二为两弹簧测力计置于水平桌面对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运用前必需进行调零

B.试验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需一样

C.若方案一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运用

D.若方案二的两弹簧测力计读数相等,则可正常运用

(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试验中,某试验小组运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00N,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先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标记为O点,紧靠细绳标记A、B两点,并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然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将其拉至O点,标记紧靠细绳的C点,并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该小组完成的部分试验数据记录在图乙中。

①按试验要求完成作图。

②结合图乙,分析试验过程与结果,下列措施对减小试验误差有益的是。?

A.适当增加橡皮条的原长

B.适当增大两细绳的夹角

C.增大A、B两点到O点的距离

D.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2.(2024江西赣州高三一模)图甲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试验装置示意图。试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刻度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计时器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ΔtA和Δ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a;

⑤依据上述试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试验须要平衡摩擦力

B.此试验须要遮光片的宽度d尽量小些

C.此试验须要满意m远大于m

D.此试验须要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尽量小些

(2)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cm。?

(3)请用m、m、d、s、ΔtA、ΔtB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动摩擦因数,μ=。?

3.(2024天津高三模拟)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试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对测量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由g=4π2lT2可知,T肯定

B.由g=4π2lT2可知,l肯定时,

C.单摆的振动周期T和摆长l可用试验测定,由g=4π

(2)若测量得到的g值偏大,可能是因为。?

A.组装单摆时,选择的摆球质量偏大

B.测量摆长时,将悬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试验数据,并做了部分处理。

组次

1

2

3

4

5

6

摆长l/cm

40.00

5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50次全振

动时间t/s

63.0

74.0

77.5

89.5

100.0

109.5

周期T/s

1.26

1.48

1.55

1.79

2.19

周期的二次

方T2/s2

1.59

2.01

2.40

3.20

4.80

请计算第5组试验中的T2=s2。?

(4)将上表数据输入计算机,可得到图乙所示的l-T2图像,图线经过坐标原点,斜率k=0.25m/s2。由此求得重力加速度g=m/s2。(π2=9.87,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B组

4.(2024江苏南通高三二模)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把右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试验桌上,小车的左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右端连接细线,细线绕过定滑轮挂有托盘和砝码,通过垫块调整木板左端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1)下列试验操作中正确的有。?

A.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B.调整定滑轮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C.平衡摩擦力时必需移去纸带

D.平衡摩擦力时必需移去托盘和砝码

(2)某次试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测得计数点1、2、3、4与计数点0间的距离分别为x1=3.60cm、x2=9.61cm、x3=18.01cm、x4=28.81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验中保持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20g不变,变更小车和车内沙子的总质量m,进行试验打出纸带,算出相应的加速度a,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丙中依据描出的点作出a-1m图像。由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

。?

a/(m·s-2)

2.40

1.99

1.43

1.25

1.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