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独生子女与重名象研究.ppt

发布:2019-03-01约1.94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高二(1)课题研究组 组长:徐秀玲 组员:霍慧红、陈欣仪、傅彤晖、叶蓓瑜、邹幸君、田晓晴、周淑芝、莫芳连、麦佩玲、岑贵贤、关咏娴、陈慧莹 1、独生子女数量日益增多 2、重名之谜四大因及其危害 3、我们正在“改革” 4、第四次重名潮已来临 5、我们应怎么办 6、课题拓展研究 7、小结、收获与体会 22.89 27.62 33.59 40.69 36.28 0-4岁人口(%) 2000年 1990年 1982年 1964年 1953年 年龄结构指标 表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情况表 4.9% 10.9% 文盲率 16843人 9300人 10万人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 8.4% 6.3%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78.0% 73.5% 15-64岁人口比重 13.6% 20.2% 0-14岁人口比重 1381.9万 1081.9万 全市总人口 2000年11月1日 1990年7月1日 普查时间 表2: 北京市全国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 (1)单名热的盛行 据中国文学改革委员会对京、沪、辽、陕、川、粤、闽等7省市174900人的人名用字统计结果,可知当代人名用字的单名增长率与重名的频度越来越高,这7个地区在不同时期单名所占人口的百分比分别为: 第一时期(1949年9月30日以前):6.502% 第二时期(1949年10月1日至1966年5月31日):8.983% 第三时期(1966年6月1日至1976年10月31日):27.81% 第四时期(1976年11月1日至1982年6月30日):32.494% (2)人多字少,用字频率不均衡 我国现有十三亿多人口,可汉字常用字只有二千五百个左右。这两千五百字当中,除去贬义的或不受听的,能够用于取名字的恐怕也只剩下不到两千了。 (3)迎合时尚 和挖空心思给孩子取名不同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愿意让自己孩子名字烙上时代的印记,往往会简单地利用重大节日或重大事件给孩子取名字,比如卫东、卫国、建国、国庆、申奥等。 (4)民族文化交融促进了姓名用字 的趋同化 据王泉根教授在他著的《中国人名文化》一书中谈到:笔者对(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调查,1986级106个学生中有26人来自12个少数民族,他们的姓名符号已完成汉化,诸如:毛斌、周跃华(藏),徐斌、晋春文(彝族),刀保英(傣族),杨茂森(白族),何永勇(苗族),罗建梅、杨光、石川(侗族),王鸿(满族),李向荣、夏兵(布衣),英明(土家),彭丹(高山)。如果不看点名册注明的民族,就会把他们都看作是汉族学生。 一、给公共管理带来了困扰。 二、新生儿姓名争议引发家庭争端。 三、侮辱姓氏等封建社会遗留问 题还没有解决。 四、姓名可否含有外国语音等非汉字 符号、姓名字数应为多少等,并 没有明确规定。 --- 今年流行四字名 有趣! 幽默! 三字名:杜子腾、秦寿生、胡丽晶 李好(谐音:你好)钟意(谐音:中意) 黄杨、刘白 四字名:黄烧火妹、钟黄雅丽、 杨柳依依、洪小金砖、 王妃格格、齐乐融融、丁零诗音 五字名:林怡姿毕秀、 葛根思海伦 双名:肖遥、 我们认为,这种名字结构的变化其实和人民生活、社会文化变迁相适应。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开始淡化了,这令家长给孩子起名的自由度大了。最突出表现为,之前一个家族几个同辈孩子的三字名,其中第二个字必定统一,现在独生子女就没有这码事。其次就是年轻父母取代老人执掌子女的命名权,他们的创新意识带动新潮姓名的涌现。 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孩子姓名凸现的“文化、审美需求”远胜于“生存需要”,这催生很多有文化意韵的名字诞生,如“竹韵”“陆蕊(谐音:绿蕊)”。不少名字淡化了性别意识,如“嘉辉”“颂平”。 无论是四字名,还是‘童谣’‘钟意’们,都是姓名形式上的转变,令姓氏变得易记、好听一点,方便传播。家长们用心良苦也暗合社会传播学的原理。 小组结论:姓氏易记方便传播 在访问周边独生子女的家长时,我们发现他们更关心给孩子起名的问题。但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单名重名现象的危害性。 尽管现在四字名、五字名已不觉新鲜,但也有很多人受到迷信思想的束缚,导致新一轮的“重名潮”。从1995年开始至今的10多年中,中国的起名理念逐渐被一种称为“五格剖象”的法则控制,人们盲目迷信吉凶,造成非常严重的重名后果,而其中以“张馨月”的泛滥最为典型。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