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暨海淀高三高三一模(海淀一模)地理.pdf
海淀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地理2025.04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
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图1为华北地区某气象站3月记录的一次天气过程相关数据。读图,回答第1、2题。
水平能见度(m)PM10质量浓度(μg/m³)
4000-4000PM10质量浓度
30003000—水平能见度
20002000
10001000
0L0
246811012141618
北京时间(时)
图1
1.推测7—9时水平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湿度增大C.风力增大D.对流加强
2.针对该天气过程的生活提示是
A.外出携带雨伞B.出行佩戴口罩C.适宜清洗车辆D.穿着轻薄衣物
图2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第3、4题。
北
海拔/m
南区1250
北区
48℃29℃22℃32℃10℃6.5℃
1000
++++++±
沉岩
积浆
87水体流动方向]隔水构造
岩岩
0300m22℃水温
t++71]基岩裂隙
泉水
图2
3.该区域北区较南区泉水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沉积岩厚度大B.岩层向南倾斜C.基岩裂隙较少]D地热能较丰富
高三年级(地理)第1页(共8页)
4.隔水构造对南区地下水循环的影响是
A.缩短循环周期8.加大循环深度
C.增加补给类型.减少泉水水量
图3为2024年赤道附近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距平变化示意图。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