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体富营养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号:2008211449
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题 目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学 生 董文通
指导教师 何琳琳 副教授
年 级 2008级 A3班
专 业 化 学
系 别 化学系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董文通
指导教师 何琳琳 副教授
年 级 2008级 A3班
专 业 化 学
2012年 3月
课题来源:
论文题目由指导教师指定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课题,探究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所以,如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就成为了我们的首要目的。
意义:
1、有利于大家了得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判断标准;
2、通过合理的方法,减少水体污染,从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3、让大家知道水体富营养化的严重性,而且具有“缓慢、难以逆转”的特点;
4、使人们提高对环境的认识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提倡人们保护水环境关爱我们的生存家园。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保护水,就是保护人类,保护生命!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近年来, 我国在富营养化机理研究上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绩卓著, 他们主要在水- 沉积物系统方向上取得进展, 研究分别从营养元素循环、生物大分子降解过程和铁-锰- 硫体系的氧化还原变化等角度对云贵高原不同部位湖泊的沉积物- 水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存在! 活性有机质分解- 溶解营养盐释放- 浮游生物吸收- 活性有机质沉降的快速循环, 以促成富营养湖泊的高生产力水平; 沉积物中生物残骸细胞破裂后, 蛋白质、DNA、RNA 降解导致的氮- 磷差异性释放与微生物作用存在耦合关系; 由于铁- 锰- 硫的微生物作用差异, 沉积物早期成岩氧化还原序列变化对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起着控制作用。
国外:经过近30 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的潜心研究, 特别是加拿大的沃伦维德( 1968 年) , 日本的合田建( 1970 年) 及奥地利的列夫勒( 1968 年) 等人的杰出贡献, 目前公认的富营养化形成原因, 主要是适宜的温度, 缓慢的水流流态, 总磷、总氮等营养盐相对充足, 能给水生生物( 主要是藻类) 大量繁殖提供
丰富的物质基础, 导致浮游藻类( 或大型水生植物) 爆发性增殖。尽管对于不同的水域, 由于区域地理特性、自然气候条件、水生生态系统和污染特性等诸多差异, 会出现不同的富营养化表现症状, 但是, 影响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因素基本是一致的, 即温度、水流流态和营养盐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主要内容: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机理和指标
二、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研究历史与进展”的对比
三、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
四、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
五、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六、防治对策与技术
主要方法:
一、查阅书籍
二、咨询相关教师
三、网上查阅资料
四、进行数据调查
主要问题:
在准备阶段:相关资料很少,查询困难。
在成文阶段:一、相关数据查找困难。
二、参考文献很难查找。
在结束阶段:文字处理及语言叙述存在很大问题。
解决办法:
关于资料的查找:一、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文献;
二、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三、咨询相关教师。
关于相关数据的查找:一、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文献;
二、网上查询相关资料;
三、咨询相关单位。
关于参考文献的查询:图书馆和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及文献。
关于文字处理:请同学及老师帮助修改。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
2012.3.10—2012.3.17 深刻理解课题
2012.3.18—2012.3.27 找相关资料
2012.3.28—2012.3.31 书写开题报告
2012.4.01—2012.4.20 书写论文
2012.4.21—2012.5.15 修改论文
2012.5.16—2012.5.20 准备论文答辩
2012.5.20—2012.5.24 论文答辩
课题研究所需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
本文属于综述类文章,故不用设备、仪器及药品。
外出调研主要单位,访问学者姓名: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该同学能够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