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5.3节综合训练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同步教学设计 (苏教版2019).docx

发布:2024-10-09约4.2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5.3节综合训练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同步教学设计(苏教版2019)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15章“立体几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核心,通过精心设计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解决复杂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注重以下方面:

1.结合课本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3.注重解题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5.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安排课堂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

1.空间观念:通过综合训练,学生能够形成清晰的空间想象力,准确把握立体几何图形的结构特征,理解空间位置关系。

2.逻辑推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逻辑进行推理的能力,能够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3.数学运算:训练学生熟练运用立体几何公式和定理进行准确运算,提高解题效率。

4.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立体几何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形成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

5.数学应用: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及一些基本的立体几何定理和性质。他们能够识别和绘制基本的立体图形,理解空间中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立体几何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通过实际操作和模型制作时。他们在空间想象能力上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能够轻松构建和想象空间图形,而有的学生则可能感到困难。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但需要引导和练习来加强。在风格上,学生偏好通过实例和直观教具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在理解立体图形的内部结构、空间位置关系的逻辑推理上遇到困难。另外,将立体几何知识应用于复杂问题解决时,学生可能会感到迷茫。此外,运用定理和公式进行准确运算也是学生面临的挑战,尤其是涉及空间变换和几何证明的问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配备《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苏教版2019教材,以便跟随课堂进度学习。

2.辅助材料:搜集并准备与立体几何相关的图片、动画和视频片段,用于直观展示空间几何关系和动态变化过程。

3.实验器材:准备几何模型、直尺、圆规等,用于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理解。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小组讨论区,方便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并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立体几何的相关定理和例题,要求学生预习并理解。

设计预习问题:如“解释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举例说明空间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的小测验或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要求阅读教材和预习资料,记录重点和疑问。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定理和概念。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在线平台,以便教师了解预习情况。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资源分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立体图形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建筑结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如三垂线定理、空间向量的运算等。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空间几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模型,加深对空间几何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交流。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几何的理论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空间几何的解题技巧。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立体几何的理论知识,掌握解题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