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学生.docx

发布:2025-04-08约1.9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4眼睛和眼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的原因。

3.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学习重点】

1.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

2.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

【学习难点】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的实像。看远处与近处景物时,眼睛通过来改变晶状体的凹凸程度,从而改变“凸透镜”的,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上成像,可以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近视眼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近视眼需利用来矫正。

3.远视眼只能看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物体,远视眼需要利用来矫正。

4.明视距离:正常眼睛的远点在处,近点在大约在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任务一、眼睛结构及成像原理

1.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主要由角膜、、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等组成。

①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②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2.眼睛的视物原理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晶状体相当于,眼睛观看物体时,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实像。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大脑将倒立的图像处理后翻转过来,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3.眼睛的调节

【议一议】

(1)为什么正常人的眼睛既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想一想】

(2)晶状体不能调节或调节能力减弱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任务二、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得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到达视网膜时一个模糊的光斑,得不到清晰的像。此时利用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入射的光线先经凹透镜变得发散一些再射入眼睛,会聚点能够后移到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患者应该佩戴用制成的眼镜。

任务三、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近物的像成在视网膜的面,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得不到清晰的像,此时利用会聚作用,使入射的光线先经凸透镜变得会聚一些再射入眼睛,会聚点能够前移到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患者应该佩戴用制成的眼镜。

任务四、眼镜的度数

1.透镜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眼镜的度数越深,说明镜片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

眼镜度数:眼镜的度数就是焦度×100的值,用D表示即

说明:1.f的单位是米(m)

2.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练习+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哪个是远视镜片?它的焦度是多少,焦距是多少?

【课堂练习】

1.完成下列填空:

(1)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_________。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填像的性质)。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前方/后方),如下图_______所示,可以通过配戴透镜进行矫正。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近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前方/后方),如下图_______所示,可以通过配戴____透镜进行矫正。

2.生活中有哪些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近视,如何预防近视?

3.老花镜的镜片是______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做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此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老花镜镜片的度数是_____度。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