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导学案第21课时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_1.docx

发布:2025-04-10约3.6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1课时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导学案(第3课时)

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___

【学习目标】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

【重点难点】1.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影响3.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外交等领域的成就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

【知识链接】(中外历史纲要上)(选择性必修1)

【学法指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导学流程】

一、自主预学

二、合作探究

主题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视角1改革开放

材料一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条广告,声称“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据当时厂长刘伦宝回忆:为了进一步扩大产品销路和更好地为国内用户服务,厂里作出打广告的决策。当时就在厂党委会议室里,我们党委班子讨论会持续了好几个晚上。从酝酿、讨论到诞生这个广告,我们前后总共花去了近3个月时间。当年8月5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发表了《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并配发了专门的“编者按”:“宁江机床厂广告一登,情况大变,产品积压变产品畅销,产销脱节变双方满意。”但报纸上又刊登出了持反对意见的文章,认为我厂的做法“是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相违背的”。

——摘编自刘伦宝、陈晖

《新中国第一个生产资料广告》

[问题](1)分析说明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

如果以“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为主题在报刊上进行成果宣传,说说你的设计方案。

视角2民主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1982年宪法颁行以来,“修宪”与社会发展同行。

1988年

(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

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

(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

(修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增加)“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问题](3)提取材料二信息,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法制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视角3社会生活与观念的变迁

材料三下表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

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

意以下

说法

很赞同

比较

赞同

说不准

不太

赞同

很不

赞同

农民的孩

子应以种

田为本

2.9

4.3

8.2

23.0

61.1

父母在,

不远游

7.2

15.1

21.8

34.9

20.8

改革虽然

有风险,但

比吃大锅

饭强

45.4

29.2

17.5

5.0

2.6

富贵贫贱

是命定的

6.8

11.2

15.4

25.1

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

去乡镇

企业

工作

读书

上大学

去大城

市打工

继续

种田

如果有机会

重作选择,

你将选择

35.2

14.1

31.8

2.7

8.5

——摘编自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

[问题](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视角4外交

材料四

197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表(部分)

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口

出口

进出口

1972年

28.6

34.4

63.0

1974年

76.2

69.5

145.7

1976年

65.8

68.5

134.3

1978年

108.9

97.5

206.4

1980年

200.2

181.2

381.4

1985年

422.5

273.5

696.0

1991年

637.9

718.4

1356.3

2001年

2435.5

2661.0

5096.5

2011年

17434.6

18986.0

36420.6

注:数值保留1位小数。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提炼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