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耳鸣的中医药治疗方法.docx

发布:2025-04-10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耳鸣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耳鸣多由肝肾不足、气滞血瘀、风邪侵袭等引起。以下为:

1.肝肾不足型耳鸣

症状:耳鸣声低沉,劳累后加重,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夜尿频多等。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填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山药等。

2.气滞血瘀型耳鸣

症状:耳鸣声如蝉鸣,时有阻塞感,伴有胸闷、胁痛、脉弦等。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丹参逍遥散加减。药用丹参、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甘草等。

3.风邪侵袭型耳鸣

症状:突发耳鸣,声音时大时小,伴有鼻塞、头痛、脉浮等。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方药:银翘散加减。药用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桔梗、甘草等。

4.痰火郁结型耳鸣

症状:耳鸣声如潮水,伴有头胀、口苦、大便干燥等。

治法:清热化痰,泻火通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泽泻等。

5.心脾两虚型耳鸣

症状:耳鸣声细弱,劳累后加重,伴有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远志等。

中医治疗耳鸣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以下方法:

1.针灸治疗:选取耳门、听宫、翳风、太冲等穴位进行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2.推拿按摩:按摩耳部穴位,如耳门、听宫、翳风等,每日按摩2次,每次15分钟。

3.耳鸣康复操:包括耳部按摩、颈部运动、口腔运动等,每日练习2次,每次15分钟。

4.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5.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