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一模考试生物成绩质量分析.docx
2024届省一模考试生物成绩质量分析
题号
考查内容
(必一23分、必二18分、选一17分、选二15分、选三17分)
得分情况分析
1
以某链球菌为背景,考查了细胞分类及差别,以及细胞器等细胞组成和结构的相关知识。(必修一6分)
难度0.69,区分度0.37,年级平均分4.12、得分率68.64%。
对备考复习中对学科及自我水平定位不够准确,过多的一味想着如何去突破难题,反而忽视了课本中最基础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记忆。
2
结合图形,参照题目所给信息,主要考了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酶及细胞有氧呼吸三个阶段过程等的相关知识。(必修一6分)
难度0.74,区分度0.42,年级平均分4.46、得分率74.29%。
识图能力及知识结合图形进行作答的水平不够,甚至极少部分同学还会出现畏惧图表的现象。同时,比如像有氧呼吸三个反应阶段的具体过程及其物质的变化情况也还存在未理解和记忆清除的情况。
3
DNA是遗传物质的四个经典实验。(必修二6分)
难度0.13,区分.0.08,年级平均分0.79、得分率13.11%。
本题得分较低,说明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四个实验思路、过程及其结论等还是没有理清楚、弄明白,任然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一个实验的存在的简单认知水平。同时说明,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可能师生均有忽略学科发展史相关内容复习的情况。
4
人体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选一6分)
难度0.79,区分度0.41,年级平均分4.75、得分率79.18%。
部分同学对兴奋的产生、传到和传递理解得还不是很清楚。
5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相关知识。(选二6分)
难度0.86,区分度0.26,年级平均分5.14、得分率85.6%。
对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及非密度制约因素知识较为陌生。
6
传统发酵技术——米醋的制作生产。(选三6分)
难度0.86,区分度0.26,年级平均分5.14、得分率85.6%。
本题题目所给内容看似不好作答,但实际上D答案中所给的消毒与题目中的灭菌实则为无菌技术中两个不同的范畴。
31
扇形图、坐标图形式考查细胞代谢内容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必修一11分)
难度0.86,区分度0.26,年级平均分5.14、得分率85.6%。
第一小题的第三问和第二小题的两个问,长句式作答时不够全面,而且核心词、关键点不大抓得住,说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相对还是薄弱。
32
以实验设计的形式考查了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选一11分)
难度0.38,区分度0.29,年级平均分4.22、得分率38.37%。
第一小题依靠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示意图记忆便可得分。题目信息获取能力不强,找不到关键的答题方向和得分点。
33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考查了生态系统相关知识。(选二9分)
难度0.4,区分度0.14,年级平均分3.64、得分率40.47%。
稍微开放性一点的题目得分率便有所降低,新教材增加内容考查频率相对较高。
34
遗传题(必修二12分)
难度0.1,区分度0.21,年级平均分1.25、得分率10.41%。
答题思维混乱,畏难情绪严重,缺乏解题技巧,不按题目要求答题,设计实验不安条理书写。
35
基因工程及单克隆抗体相关知识内容。(选三11分)
难度0.58,区分度0.38,年级平均分6.39、得分率58.121%。
第一小题的第3小问“复性的结果”能准确作答的相对较少。
解决方案、建议及要求
1.吃透教材,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并引领学生认真回归教材,理解教材,细化到小字部分及旁栏信息等,把教材嚼透,构建出清晰的知识体系。
2.、坚持错题变式训练及知识点反馈的背诵和默写。
3.坚持每日选择题专练及专题非选择题相结合的强化练习模式。
4.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懂得自己思考,认真审题,从题目中获取有用信息结合自身知识回答问题,加大练习,从题目中感受出题者的意图,明确答题方向。
5.针对图表分析题,强化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从本次测试可以看出,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是很差的,平时要加大此类题型的训练,找到解题规律,比如坐标图着重分析曲线的起点平衡点含义,变化原因等。
6.针对材料题,让学生懂得看到新材料新概念的题不要有畏惧心理,认真审题结合到我们所学过的知识点中来。
7.针对遗传题,首先鼓励学生多做题,不要产生畏惧心理,带领学生找到其中的规律,分块训练。提高学生研究思考遗传规律的兴趣。
8.选修题,针对选修内容容易忘记的特点,我们只能鼓励学生反复记忆,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落实背诵情况,要形成长期记忆必须理解记忆,并在每一次的练习讲解过后让学生找到课本中相应字词进行勾划的习惯,以便能更好的回归课本和细化强化对知识点的反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