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经典压轴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4-09约1.7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与“海上生明月”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天涯共此时

B.江春入旧年

C.云生结海楼

D.空山新雨后

答案:C。解析:对仗要求上下句在结构、词性、平仄等方面相对应。“海上生明月”中“海上”是方位短语,“生”是动词,“明月”是名词。A选项“天涯共此时”中“共”是副词,与“生”词性不同;B选项“江春入旧年”中“江春”与“海上”结构不同;D选项“空山新雨后”中“雨后”与“明月”结构不同。C选项“云生结海楼”中“云生”对应“海上”,“结”对应“生”,“海楼”对应“明月”,对仗工整。

2.下列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B.“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C.这两句诗虚实结合,既写出了沙漠的广阔,又写出了诗人的孤寂心情。

D.诗人用“直”“圆”二字,准确地描绘了沙漠中孤烟垂直升腾、黄河尽头落日浑圆的奇特景象。

答案:C。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实写眼前所见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并非虚实结合。A选项对诗句的总体评价是正确的;B选项对“直”“圆”二字的赏析准确;D选项对诗句景象的描述也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

1.(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答案:(1)悠然见南山;(2)长风破浪会有时;(3)千里共婵娟。解析:这些都是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需要准确记忆。“悠然见南山”描绘了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悠然自得地见到南山的情景;“长风破浪会有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追求;“千里共婵娟”则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2.(1)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2)露从今夜白;(3)醉翁之意不在酒。解析:“沉舟侧畔千帆过”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身世之感的同时,却又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融入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已经成为常用成语,表达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三、判断题

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一种花。()

答案:错误。解析:“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这句诗借商女唱《后庭花》来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不顾国家安危。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答案:正确。解析:诗句表面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其深层含义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四、解答题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和“割”字的妙处。

答案:“钟”是聚集之意,一个“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的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都聚集于泰山,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割”字用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体现出泰山的雄伟高大,更能体现出诗人对泰山的惊叹和仰慕。

2.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画面:暮色中,词人划着小船急忙找寻归路,慌乱中船桨在水中快速划动,那轻快的动作惊起了栖息在沙滩上的一群鸥鹭,它们纷纷展翅飞向天空。心情:这几句词表现了词人游玩时的欢快、愉悦、兴奋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青春年少的活泼与俏皮,以及在慌乱中寻找归路的小紧张后的轻松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