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的护理.docx
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的护理
是一项关键的医疗操作,以下是对该操作的详细描述:
首先,确保准备工作充分,包括:
1.准备吸引器、吸痰管、无菌手套、消毒液、生理盐水等必需物品。
2.检查吸引器是否工作正常,吸力是否适中。
3.了解患者的病情、气管导管的位置及大小。
护理过程如下:
1.操作前洗手,戴好无菌手套。
2.将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打开吸引器,调节吸力至适宜强度。
3.将吸痰管从气管导管侧孔缓慢插入至气管导管内约1015厘米。
4.边吸引边旋转吸痰管,以充分清除声门下及气管导管内的分泌物。
5.吸引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6.吸引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超过15秒,以免造成患者不适。
7.吸引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并将其放回消毒液中浸泡。
8.更换吸痰管,对另一侧气管导管进行同样操作。
9.操作结束后,观察患者呼吸是否顺畅,如有需要,调整气管导管的位置。
10.记录吸痰时间、吸力、吸出的分泌物量及性质,以便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在护理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度吸引,以免损伤气管黏膜。
2.保持吸引器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吸引过程中,操作者应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4.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定期检查气管套管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及时清理。
通过以上详细描述,可以确保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的护理操作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