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2.12 科学记数法教学实录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x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12科学记数法教学实录(新版)华东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12科学记数法教学实录(新版)华东师大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围绕《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12科学记数法》展开教学。具体内容包括:科学记数法的定义、表示方法、有效数字的确定以及科学记数法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应用,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发展数学抽象能力,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培养数学运算能力,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运算规则。
3.增强数学建模意识,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
4.提升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发展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刚刚开始,他们对有理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科学记数法这一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1.学生在知识层面:部分学生可能对有理数的概念掌握较好,但科学记数法作为对大数和小数的一种简便表示方法,学生可能理解起来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和直观教具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2.学生在能力层面:学生在数学运算能力上存在差异,对于科学记数法的运算规则,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快速掌握,需要教师通过分步骤的讲解和练习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3.学生在素质层面: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抱有积极态度,愿意探索新知识;而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较差,容易在遇到困难时放弃。
4.学生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教师讲解,这对科学记数法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挑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清晰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基本规则。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科学记数法,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利用PPT展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算步骤,提高教学直观性。
2.教学软件:运用数学软件进行模拟运算,让学生直观感受科学记数法的实际应用。
3.实物教具:使用尺子、计数器等实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活动形式:创设情境**
-教师展示一张天气预报的图片,上面显示的温度是以科学记数法表示的。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数字表示法是什么吗?
-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2.**活动形式: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快速表示非常大的数或非常小的数?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目的: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学习做准备。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科学记数法的概念**
-教师讲解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展示标准形式。
-学生跟随板书,记下关键点。
-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概念。
2.**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展示如何将一个数转换为科学记数法的形式。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目的:使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
3.**有效数字的确定**
-教师讲解有效数字的定义,强调其重要性。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确定一个数的有效数字。
-目的:让学生了解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独立练习**
-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
2.**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一些较复杂的科学记数法问题。
-小组内分享解决方案,全班讨论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
-教师针对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总结环节**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科学记数法的重要性。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提问与回答**
-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即时反馈和指导。
2.**问题解决**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记数法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
**六、拓展练习(5分钟)**
1.**拓展题目**
-教师给出一些与科学记数法相关的拓展题目,如科学计算、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