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培训课件:《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pptx
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目前,气管切开有4种方法:①气管切开术;②经皮气管切开术;③环甲膜切开术;④微创气管切开术。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
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喉梗阻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需要较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预防性气管切开其他:某些需要气管内麻醉手术而又不能经口鼻插管者,呼吸道异物不能经喉取出者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环境体位妥善固定及时吸痰充分湿化预防感染套管脱出拔管前的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吸氧护理
1、病室要求:病室内要求宽敞明亮,通风良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20~22℃,湿度60%~70%,室内要求放置温湿度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调节方法,如湿式拖地、洒水、空调、除湿机等,把温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开窗通风3~4次/d,30min/次,避免对流风。有条件者可采用层流病房2、体位保持颈部伸展位,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位置,防止套管移位、闭塞或脱出而造成窒息。颅内压增高患者低枕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吼部手术及鼻饲病人取半卧位,根据病情也可给予侧卧位,经常转动体位,防止褥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要经常叩背。3、妥善固定固定带在颈部的松紧以能容纳1指为宜,防止套管脱出。气管切开的当日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
4、及时吸痰:吸痰时间视病情而定,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无菌观念。目前不主张定时吸痰,而是适时吸痰。吸痰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若方法不当,会人为的将痰液推入下呼吸道而引起感染。因此,吸痰时先抽吸气管套管内口的痰液,再将吸痰管反折,下插至气管内吸引。正确吸痰:吸痰前应先行翻身、拍背。神志清醒者可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按无菌操作从浅至深,禁忌一插到底,以免将外面的细菌带入深处。病人呛咳反射明显,可直接在导管开口处吸引,不必插入过深。每次吸痰不超过15S,动作轻柔,防止损伤气道粘膜。吸痰前应给予吸入3min高浓度氧。
5、预防感染:(1)保持切口清洁干燥,(2)气管切开后设置气管切开护理盘,每床一盘(3)气管套管内给氧时,可用单层纱布覆盖气管口,以湿化吸入气体并防止灰尘吸入。(4)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以减少交叉感染。(5)每天清洁口腔至少2次,防止口腔溃疡。(6)疑感染发生时,应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7)如是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内套管每天取出清洁消毒3次
正确换药操作方法:
1)推车至病人床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配合。环境应安静、整洁、?舒适。
2)协助病人摆好正确体位(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伤口,使颈部舒展。
3)为病人吸净套管内分泌物后取下污染纱布,放于污物袋内。取下内套管至无菌盘内。
4)操作者洗净双手。
5)在病人颈肩下铺治疗巾,先用止血钳夹取酒精棉签由外向内依次消毒皮?肤,直至造瘘口周围,消毒面积为切口周围15cm。
6)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擦静套管柄上的分泌物,将擦拭过的污染棉球放入污物袋内。
7)用镊子取清洁的开口纱布垫于套管柄下,动作要轻柔,以免引起呛咳反应。
8)戴内套管,并在套管内滴盐水。
9)调节套管系带松紧度,以伸进一手指为宜。
内套管的消毒清洗消毒内套管,每天消毒1次。分泌物稠厚又多时,可随时清洗消毒内套管。内管取出刷洗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超过30min,否则外管分泌物干结。
5、充分湿化:保持呼吸道有效湿化有间歇湿化和持续湿化两种方式,间歇湿化:为每次吸痰前用注射器往气管内注入2~5ml生理盐水,要注意注射器乳头及针栓应紧密连接,缓慢滴药,严防针头脱落入气管。
套管脱出(一)预防措施1、选择气管套管时,应型号、大小合适。2、套管系带必须打死结固定于颈后部,系带松紧以能进二指为宜。3、更换敷料、清洁消毒内套管时,应一手固定外套管,另一手拔出内套管。4、对小儿、有精神症状及躁动的病人,应给予保护性约束约束,以免自行拔出气管套管。5、气管切开术后48小时内,应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二)应急处理措施1、一旦确定气管套管脱落,立即用气管撑开钳撑开气管切口。2、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医生紧急插入气管套管或重新行气管切开术。当患者切开时间超过一周,窦道形成时,更换套管重新置入。3、医生未到之前,护士应持续撑开气管切口并给予吸氧。4、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准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给予心脏按压。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6、做好各项记录。
6、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