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10约2.1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化学试题)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分别向体积均为100mL、浓度均为1mol/L的NaClO、NaOH、CH3COONa的三种溶液中通入CO2,测得各溶液中n(HCO3-)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O2通入NaClO溶液的反应:2ClO-+CO2+H2O=CO32-+2HClO

B.CO2通入CH3COONa溶液的反应:CO2+H2O+CH3COO-=HCO3-+CH3COOH

C.通入n(CO2)=0.06mol时,NaOH溶液中的反应:2OH-+CO2=CO32-+H2O

D.通入n(CO2)=0.03mol时,三种溶液中:n(HCO3-)+n(CO32-)+n(H2CO3)=0.03mol

2、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用小苏打来治疗胃酸过多

B.水泥、陶瓷、玻璃工业的生产原料中都用到了石灰石

C.硫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D.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可杀死埃博拉病毒,其原理与漂白粉消毒饮用水的原理相同

3、25℃时,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Ⅱ分别表示盐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线

B.pH=7时,滴定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

C.V(NaOH)=10.00mL时,醋酸溶液中c(CH3COO-)c(Na+)c(H+)c(OH-)

D.V(NaOH)=20.00mL时,两溶液中c(CH3COO-)c(Cl-)

4、下列实验操作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Cl和S的非金属性

往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B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C

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将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

D

比较HClO和H2CO3的酸性

测量并比较等浓度NaClO与Na2CO3溶液的pH

A.A B.B C.C D.D

5、核能的和平利用对于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核聚变,因其释放能量大,无污染,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其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和T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元素

B.通常所说的氢元素是指

C.、、是氢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D.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也是化学反应

6、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ΔH=-a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接触法制取硫酸工艺中,该反应在沸腾炉内发生

B.如果用18O2代替O2发生上述反应,则经过一段时间可测得容器中存在S18O2、S18O3

C.2molSO2与2molO2充分反应后放出akJ的热量

D.该反应达到平衡后,c(SO2)∶c(O2)∶c(SO3)=2∶1∶2

7、下列物质属于只含共价键的电解质的是()

A.SO2 B.C2H5OH C.NaOH D.H2SO4

8、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没有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过氧化钠用作缺氧场所的供氧剂 B.铝热反应用于焊接铁轨

C.氯化铁用于净水 D.铝罐车用作运输浓硫酸

10、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中的甲烷来制取氢气,需要分两步进行,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4(g)+H2O(g)=3H2(g)+CO(g)ΔH=-103.3kJ/mol

B.CH4(g)+2H2O(g)=4H2(g)+CO2(g)ΔH=-70.1kJ/mol

C.CH4(g)+2H2O(g)=4H2(g)+CO2(g)ΔH=70.1kJ/mol

D.CH4(g)+2H2O(g)=4H2(g)+CO2(g)ΔH=-136.5kJ/mol

11、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加热装置I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