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示范名校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示范名校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二)化学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SO2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B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气体红棕色加深
2NO2(g)N2O4(g)为放热反应
C
某黄色溶液X中加入淀粉-KI溶液
溶液变成蓝色
溶液X中含有Br2
D
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产生的气体Y通入酸性KMnO4溶液
溶液紫色褪去
气体Y中含有乙烯
A.A B.B C.C D.D
2、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S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H2SiO3
B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酸钾
C
向2支盛有5mL0.1mol/L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0.1mol/LCuCl2溶液和2滴0.1mol/LCaCl2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另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Ksp[Cu(OH)2]<Ksp[Ca(OH)2]
D
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静置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成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A.A B.B C.C D.D
3、已知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又知A~E中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一定是单质 B.物质C可能是淡黄色固体
C.物质D可能是酸或碱 D.物质E可能属于盐类
4、某种化合物(如图)由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Y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Z
B.X与Y、Y与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
C.简单离子的氧化性:W??X
D.W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5、三国时期曹植在《七步诗》中这样写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文中“漉”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
A.过滤B.分液C.升华D.蒸馏
6、香豆素-4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球棍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0H9O3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香豆素-4最多消耗3molNaOH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CaSO4CaCO3+SO42?
B.酸化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I?+IO3?+6H+=I2+3H2O
C.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4H++H2O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2↑+H2↑
8、某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3,则该原子
A.核外有5个电子
B.核外有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C.最外层电子占据3个轨道
D.最外层上有3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9、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与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可与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与D2O发生氢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PO2属于三元酸B.H3PO2的结构式为
C.NaH2PO2属于酸式盐D.NaH2PO2溶液可能呈酸性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Fe3++SO42-+Ba2++3OH-=Fe(OH)3↓+BaSO4↓
B.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C.Na2SO3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6H++5SO32-+2MnO4-=5SO42-+2Mn2++3H2O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H2O+CO2→2C6H5OH+CO32-
11、对下列化工生产认识正确的是
A.制备硫酸:使用热交换器可以充分利用能量
B.侯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