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学法知法守法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法律知识学法知法守法主题班会欢迎参加我们的法律知识主题班会。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一起探索法律世界,了解法律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共同学法、知法、守法,成为负责任的公民。作者:
什么是法律?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它规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法律的重要性法律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它确保公平正义,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和谐。没有法律,社会将陷入混乱。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购物消费商品质量问题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换货或赔偿。购物小票是重要凭证,应妥善保管。交通出行遵守交通规则是法律义务。未满12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岁不能骑电动车。网络活动在网上发表言论要遵守法律。不得侮辱他人,散布谣言,侵犯他人隐私。
中国的主要法律体系1宪法国家根本大法2基本法律民法典、刑法等3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4地方性法规地方制定中国法律体系由宪法统领,各类法律相互配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未成年人保护法1家庭保护父母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关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2学校保护学校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不得歧视、侮辱学生。3社会保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网络游戏服务商应当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4司法保护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干预旷课、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应当及时干预。家长和学校应当加强教育引导。严重不良行为矫治打架斗殴、欺凌他人等严重不良行为需要专门矫治。可由专门学校进行教育。犯罪行为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校园常见法律问题校园欺凌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严重者可能构成违法犯罪。网络安全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提高防范意识。知识产权抄袭作业、盗版软件、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等行为都可能侵犯知识产权。
案例分析:校园欺凌1案例:小明的遭遇初中生小明被同学长期嘲笑、孤立,甚至遭到殴打,身心受到严重伤害。2法律后果欺凌者可能面临治安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学校若失职,也可能承担相应责任。3正确应对保留证据,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必要时报警。学校应建立防欺凌机制。
网络安全法律知识1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禁止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未经同意,不得收集他人信息。2网络言论责任在网络上发表言论需负法律责任。不得发布谣言、侮辱他人。造成损害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3网络诈骗防范不轻信网上陌生人,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轻易转账汇款。遇到诈骗及时报警。
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著作权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对作品享有发表、署名、修改等权利。1商标权保护商标所有人的权益。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志。2专利权保护发明创造。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3商业秘密保护不为公众所知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不得非法获取、披露他人商业秘密。4
学法的重要性预防法律风险了解法律底线,避免因无知而触犯法律。防患于未然,远离法律风险。维护自身权益掌握法律武器,在权益受损时能够依法维权。了解法定程序,有效解决纠纷。培养法治思维形成理性、平等、规则意识。用法律思维分析问题,理性处理矛盾冲突。
如何学习法律知识课堂学习认真听讲法律课程,参与法律知识讨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律讲座和法治教育活动。自主学习阅读适合青少年的法律读物,关注法治新闻。利用互联网学习法律知识,但注意辨别信息真伪。实践活动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活动。从生活实例中学习法律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知法的意义80%法律意识提升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明显提高,知法守法人数逐年增加。67%自我保护能力掌握法律知识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43%违法犯罪减少法制教育普及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
守法的重要性社会秩序人人守法,社会和谐有序1个人发展守法行为促进健康成长2集体利益维护公共利益与公平正义3国家安全法治国家需要全民守法4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只有全社会共同遵守法律,才能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小测验:法律小知识问题答案我国的国家根本大法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未满几岁的公民属于未成年人?18岁在中国,公民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为16岁,特定犯罪为14岁我国《民法典》于哪一年正式实施?2021年1月1日受到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办?保留证据,告知老师家长,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异同点法律是强制性的,道德是自愿性的法律有明确惩罚,道德依靠舆论约束两者都规范人的行为两者都维护社会秩序相互作用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