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智媒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及新质思政引导策略研究.docx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智媒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及新质思政引导策略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课题设计论证报告
课题名称:智媒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及新质思政引导策略研究
一、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媒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时代,大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圈层化的趋势。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圈层,如学术圈、娱乐圈、游戏圈等。这些圈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信息茧房、群体极化等。
选题意义
研究智媒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对于提高大学生网络社交的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探索新质思政引导策略,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价值,通过研究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可以丰富和发展网络社交理论;二是实践价值,通过探索新质思政引导策略,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指导;三是社会价值,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社交质量和思想政治素质,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一是揭示智媒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现状和特点;二是分析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产生的原因;三是探索新质思政引导策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指导。
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智媒时代的大学生,主要包括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现状和特点;二是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产生的原因;三是新质思政引导策略的探索。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成果;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数据;再次,分析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产生的原因;最后,探索新质思政引导策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指导。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
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具有时代性,关注智媒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二是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关注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三是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四、研究基础、保障条件、研究步骤
研究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是教育科研研究专家,正在进行高等职业教育课题课题设计论证。研究团队具有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保障条件
本课题的保障条件包括:一是研究团队具有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二是研究经费充足,能够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研究设备齐全,能够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
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阶段(2023年1月-2023年3月)
主要任务: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成果。
第二阶段:数据收集阶段(2023年4月-2023年6月)
主要任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数据。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阶段(2023年7月-2023年9月)
主要任务: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揭示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现状和特点。
第四阶段:策略探索阶段(2023年10月-2023年12月)
主要任务:分析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产生的原因,探索新质思政引导策略。
第五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24年1月-2024年3月)
主要任务: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政策建议。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智媒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及新质思政引导策略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一、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媒体(智媒)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交模式与思想观念。当前,大学生网络社交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化特征,即基于兴趣、价值观、专业背景等因素形成的相对封闭的信息交流圈。这种圈层化现象一方面促进了个性化交流与信息获取,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信息茧房效应、群体极化、价值观隔阂等问题,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合构成挑战。
学术界对此现象已有所关注,但研究多集中于描述性分析和理论探讨,缺乏针对智媒时代特点的深入实证研究与有效应对策略,尤其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的引导策略尚显不足。
选题意义
本课题旨在深入探讨智媒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现状、成因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