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pdf
计箕机网络
第一章:概述
根本概念
1.网络(network)由假设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2.互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ofnetworks)o
3.因特网效劳提供者ISP(InternetServiceProvider),,
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5.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6.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的工作方式分为两大块:〔老师提到〕
(1)边缘局部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局部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局部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局部是为边缘局部提供效劳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概念:处在因特网边缘的局部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客户-效劳器方式(C/S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
对等方式〔P2P方式〕即Peer-to-Peer方式
概念:客户(client)和效劳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效劳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效劳和被效劳的关系。
客户是效劳的请求方,效劳器是效劳的提供方。
效劳器软件的特点: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
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效劳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P2P)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效劳请求方还是效
芳提供方。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在网络核心局部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
心局部最重要的功能。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
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
发;
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1.建立连接2.通信3.释放连接
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1.在发送端,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三殳。2.每一
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构成分组。3.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
组发送到接收端
分组首部的重要性:每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
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
目的地。
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直找路由。
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问题:1.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2.必须携带的首部,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主机和路由器的作用不同: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目的主机。
根本名词了解:
1.比特〔bit〕:意思是二进制数字,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
2.速率即数据率(datarate)或比特率(bitrate)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速率的单位是b/s,或kb/s,b/s,Gb/s等
K=210=1024=220G=230T=240